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麦煎散

麦煎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麦煎散

药方名称麦煎散

处方知母地骨皮(拣净)、赤芍药、甘草(炙)、石膏葶苈子、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麸炒)、人参滑石,各半两;麻黄(去根.节)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夹惊伤寒,吐逆壮热,表里不解,气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言惊叫,或不语无汗,及瘾疹遍身,赤痒往来,潮热时行,麻豆疹子馀毒未尽,浑身浮肿,痰涎咳嗽,或变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眼目上视,及伤风涎喘头疼,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麦子煎汤调下。

如初生孩儿感冒风泠,鼻塞身热,喷嚏多啼、每一字许,并用麦子煎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普济方)卷三一九引《太平圣惠方》:麦煎散

药方名称麦煎散

别名麦煎汤(《鸡峰普济方》卷十五)。

处方茯苓当归干漆(炒令烟尽)鳖甲(醋炙)常山大黄(煨)北柴胡白术生干地黄石膏各30克甘草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除蒸敛汗。治骨蒸黄瘦,口臭肌热,盗汗,妇人血风攻疰四肢,心胸烦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小麦50粒,煎至120毫升。食后、临卧时温服。

有虚汗,加麻黄根30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九引《太平圣惠方

猜你喜欢

  • 草果柴平汤

    药方名称草果柴平汤处方小柴胡合平胃散加草果。功能主治因食而病疟,痞闷,噫气,恶食。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二

  • 羊骨粥

    药方名称羊骨粥处方羊骨1000克左右粳米100克 细盐生姜葱白各适量制法先将羊骨打碎,加水煎汤,然后取汤代水同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稍煮二三沸即可。功能主治补肾气,强筋骨,健脾胃。

  • 姜苋方

    药方名称姜苋方处方马齿苋2两,生姜2两。功能主治久痢不止,或赤或白。用法用量上和匀,用湿纸裹,煨熟,不拘多少,细嚼,米饮咽下。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二

  • 地输汤

    药方名称地输汤处方地榆1两,诃黎勒皮1两,甘草(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柏叶3分,茜根3分,芍药,赤茯苓(去黑皮)3分。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脾毒气痢,下血如鹅鸭肝,腹痛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

  • 健脾生化汤

    《石室秘录》卷二:健脾生化汤药方名称健脾生化汤处方白术1钱,茯苓1钱,熟地3钱,北五味5分,麦冬1钱,当归1钱,白芍2钱,陈皮3分,山楂3粒,枳壳2分,人参5分。功能主治小儿夏月尽意饱啖瓜果凉热之物,

  • 吹鼻丸

    药方名称吹鼻丸处方熊胆1分,朱砂1钱,麝香半钱。制法上为细末,五月五日取蟾酥和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脑热发干。用法用量取1粒研为末,吹两鼻中;甚者,兼以奶汁调涂口中及齿龈上;更甚者,暖水送

  • 长肉商红膏

    药方名称长肉商红膏处方老松香4钱,樟脑2钱,轻粉8分,铜绿1分半,银朱7分,冰片1分半,麝香1分,蓖麻仁2钱。功能主治长肉。主摘录《外科传薪集》

  • 慢白汤

    药方名称慢白汤处方西党参9g,全当归9g,生白术9g,生黄耆15g,怀山药15g,云茯苓15g,熟枣仁15g,制首乌15g,银柴胡3g,炒白芍6g,大红枣6枚。功能主治补气血,益脾肾。主慢性白血病。头

  • 大承气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大承气汤药方名称大承气汤处方大黄、厚朴(姜制),各三钱。枳实、芒硝,各二钱。功能主治治阳明里热,大便五六日不通,日哺潮热谵语,烦燥发渴。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

  • 解炎化酒汤

    药方名称解炎化酒汤处方人参1两,柞木枝2两,黄连3钱,茯苓5钱,菖蒲1钱,寒水石3钱。功能主治恣饮烧酒,力不能胜,一时醉倒。用法用量水煎1碗,以井水探冷灌之。苟无人参,以黄耆2两代之。各家论述此方以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