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术养脾丸

椒术养脾丸

明医指掌》卷五:椒术养脾丸

药方名称椒术养脾丸

处方麦芽(炒)120克 白茯苓120克人参(去芦)60克苍术(米泔水浸,晒干,炒燥)60克白术(土炒)60克干姜(炮)15克砂仁15克 川椒(去目)9克甘草(炙)12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丸,每30克作8丸。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冷,心腹胀闷,呕逆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用姜汤送下。

摘录明医指掌》卷五

《医略六书》卷十九:椒术养脾丸

药方名称椒术养脾丸

处方人参1两半,白术2两(炒),炙草5钱,苍术1两(炒),川椒2两(炒),木香1两,茯苓3两,砂仁1两(炒),干姜1两(炒)。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益脾养胃,补火温中。主胃虚寒湿,腹痛泄泻,脉沉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煎化,温下。

各家论述脾虚胃弱,寒湿内滞而不能健运,故腹痛不止,泄泻不已焉。川椒补火温中,白术健脾燥湿,人参扶元补胃气,苍术燥湿强脾土,干姜暖胃祛寒,茯苓和脾渗湿,木香调气化,砂仁醒脾胃,炙草缓中益胃也。丸以米粥,下以米饮,总取益脾养胃之功,洵为补火温中之剂。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保命歌括》卷十九:椒术养脾丸

药方名称椒术养脾丸

处方平胃散1斤,川椒(去目及闭口,微炒出汗,为末)4两。

制法上用蒜、枣2味捣成膏,和平胃散、椒末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扶脾壮胃,顺气温中。主脏寒脾泄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空心酒或米饮、盐汤送下。

注意忌食生冷、腌藏阴物。

摘录《保命歌括》卷十九

猜你喜欢

  • 半豆饮子

    药方名称半豆饮子处方半夏白豆蔻苍术干姜藿香陈皮归尾川芎人参白术甘草猪苓砂仁莲子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和胃。主治产后脏腑虚损,触冒风冷,阴阳不和,饮食失调,或冷或热,致成上吐下泻,肚腹疼痛者。用法用量水

  • 麻仁圆

    药方名称麻仁圆处方枳壳(去瓤.麸炒)、白槟榔(煨半生)、菟丝子(酒浸.别末)、山蓣、防风(去叉.枝)、山茱萸、车前子、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木香、羌活,各一两;郁李仁(去皮.别研)、大黄(半蒸半生

  • 太白丸

    药方名称太白丸别名太白丹(《圣济总录》卷十六)。处方天麻45克细辛(去苗叶)60克 芎藭45克 白附子150克天南星600克半夏(煮软,焙干)450克 蝎梢30克(炒)寒水石(烧熟)1.5千克附子(炮

  • 白蒺藜丸

    《圣惠》卷二十二:白蒺藜丸药方名称白蒺藜丸处方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茵芋1两,羌活1两,木香1两,羚羊角屑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花蛇肉2两(酒浸,炙微黄),白附子1两(炮裂),当归1两

  • 鸡心膏

    药方名称鸡心膏处方天竺黄1钱,朱砂1钱,雄黄1钱,蔚金1钱,大黄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斑疮,浮翳入目;大人赤目后翳如丁者。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用鸡子清调药,巴豆3枚(去皮),同盛在鸡子壳内,湿

  • 涤风散

    《直指》卷二十:涤风散药方名称涤风散处方黄连(去须)半两,蔓荆子半两,五倍子3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毒攻眼,赤肿痒疼。用法用量分3次,用新水煎,滤清汁,以手沃洗。摘录《直指》卷二十《外科大成》卷

  • 加减清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清脾汤处方小柴胡汤合养胃汤加生姜、桃柳枝、地骨皮。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加红枣,水煎服。若寒多热少多用养胃汤,热多寒少多用柴胡汤,寒热均者剔平。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七

  • 金粟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金粟汤药方名称金粟汤处方陈皮(去白)一两一分,车前子(炒)四两,干姜(炮)二两,甘草(炒)、罂粟壳(去瓤.蒂.蜜炒),各半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室女

  • 消瘿五海饮

    药方名称消瘿五海饮别名消瘿五海散(《万病回春》卷五)。处方海带海藻海昆布海蛤海螵蛸各105克木香三棱莪术桔梗细辛香附各60克 猪琰子7个(陈壁土炒去油,焙干)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化痰消瘿。治脂瘤

  • 加味三黄丸

    《寿世保元》卷三:加味三黄丸药方名称加味三黄丸别名加味三补丸处方黄芩2两(去朽,酒炒),黄连6钱(去毛,姜炒),黄柏1两5钱(去皮,童便炒),香附2两(米醋浸透,炒),苍术1两5钱(米泔浸透,搓去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