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耆内托散

参耆内托散

《小儿痘疹》: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炒)、当归川芎厚朴(姜制)、防风桔梗(炒)、白芷、官桂、紫草木香甘草

功能主治气血不足,痘疮倒靥,或痛疡久不溃脓者。

用法用量糯米1撮,水煎服。

摘录《小儿痘疹》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炒)、当归(酒洗)、白术(炒)、橘红甘草升麻川芎、生地(酒洗)、羌活厚朴(姜汁拌炒)。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肿疡,加连翘羌活;溃疡,加芍药、甘草;酒毒,加酒炒连;气,加香附;痰加瓜蒌仁;发热,加小柴胡、酒炒黄芩;渴加天花粉;恶心,加半夏生姜;解毒,加金银花甘草节;在太阳经上加羌活,阳明经上加鼠粘子、白芷升麻,少阳经上加柴胡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治痘全书》卷十三: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川芎当归防风白芷桔梗白芍厚朴木香肉桂

功能主治痘不起发,根窠不红,灰白色,寒战咬牙,痘毒少,而元气至虚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医学心悟》卷六: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1钱(虚甚者倍用),黄耆(酒炒)3钱,当归2钱,川芎(酒炒)5分,炙草1钱5分,陈皮5分,金银花5钱,丹皮1钱,远志(去心甘草水泡,炒)1钱5分。

功能主治痛疽未溃或已溃。

用法用量大枣5枚,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种痘新书》卷七: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当归赤芍川芎厚朴防风桔梗白芷、官桂、紫草木香、虫退。

功能主治气虚不能化毒,面痒者其痘白而顶陷,皮薄而浆清,精神困倦,二便频利。

摘录《种痘新书》卷七

《易简方便》卷五: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炙耆、白术当归、元参、白芍牛蒡、银花、连翘防风甘草

功能主治妊妇痘出稠密者。

摘录《易简方便》卷五

猜你喜欢

  • 抵当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抵当汤药方名称抵当汤处方大黄(酒洗.一两)水蛭(十枚.炒.去子杵碎.用石灰炒紫黄色.去灰不用.只宜多炒为妙)虻虫(十枚.去翅足.炒)功能主治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

  • 保真丸

    年氏《集验良方》卷二:保真丸药方名称保真丸处方补骨脂1两(酒炒,研细末),人参1两3钱,茯苓1两,土炒白术1两5钱,炙甘草3钱(上4味以河水6碗,煎浓汁,去滓,和骨脂晒干听用),杜仲1斤(用盐水炒断丝

  • 卷柏阿胶散

    药方名称卷柏阿胶散处方棕皮半斤(烧灰存性)1两,卷柏1两,人参(去芦头)1两,阿胶(炒)1两,艾叶1两,子芩1两,地榆1两,生干地黄1两,伏龙肝1两,柴胡(去苗)1两,甘草(炙)1两。制法上为细散。功

  • 五味清浊散

    药方名称五味清浊散处方石榴400g红花200g豆蔻50g肉桂50g荜茇50g来源系蒙古族验方。性状为黄棕色的粉末;气香,味酸、辛、微涩。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主治开郁消食,暖胃

  • 玉液煎

    药方名称玉液煎处方石膏15克 生地15克石斛9克麦冬6克玉竹12克葛根6克桔梗3克薄荷3克白茅根24克甘蔗汁100毫升功能主治清胃凉血,养阴生津。治胃火炽盛,烦渴引饮,牙龈腐烂;或牙宜出血,面赤发热。

  • 导赤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导赤散药方名称导赤散处方生干地黄、木通、甘草(生),各等分。炮制上俰咀。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心经内虚,邪热相乘,烦躁闷乱,传流下经,小便赤涩淋涩,脐下满痛。用法用量

  • 痰气俱安汤

    药方名称痰气俱安汤处方陈皮(去白)6~9克半夏6克胆星3~6克 海石6克白芥子(炒,研)2.1克泽泻木通各4克功能主治降气祛痰。治癫证。痰气壅塞心窍,阻闭经络,僵仆搐搦,强直昏迷。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 滋阴健脾汤

    药方名称滋阴健脾汤处方当归(酒洗)3克川芎1.5克白芍(酒炒)2.4克 生地黄(酒洗)2.4克人参2.1克白术4.5克 白茯苓(去皮)陈皮(盐水洗,去白)各3克半夏(姜制)白茯神(去皮,木)麦门冬(去

  • 苦楝子丸

    药方名称苦楝子丸处方马蔺花(以瓷器内炒令微黄)1两,芫花(醋淬,微炒)1两,葫芦巴半两,苦楝子半两。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盲肠气。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摘录《普

  • 洁发威仙油

    药方名称洁发威仙油处方威灵仙10茎,侧柏叶2枝,牙皂3茎,黑牵牛20粒,黄柏皮1片(手指大)。制法上细锉,以绢囊盛,纳瓮中,入真麻油浸成。功能主治除垢腻,洁鬓长发,胜苓香、百药煎之类。主用法用量如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