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代赭丸

代赭丸

《圣惠》卷八十八: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处方代赭半两(细研),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黄连1分(去须),丁香半两,五灵脂1分,麝香1钱(细研),腻粉1钱,芦荟3钱(细研),桂心1分。

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食症,久不消。

用法用量3岁儿服2丸,空心以粥饮送下,当取下一切恶物为效。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二十四: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处方代赭1两,铁粉1两(细研),金箔40片(细研),朱砂半两(细研),当归半两,香墨半两,白矾1两(生用)。

制法上为细末,以水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紫癜风。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不拘时候用温蜜酒下;以蜜汤下之亦得。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圣惠》卷八十八: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处方代赭半两(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木香半两,当归1分(锉,微炒),桂心半两,犀角屑半两,巴豆霜半两(分)。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及巴豆霜,更研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症瘕,体热瘦瘁,大便坚硬,不能乳食。

用法用量3-4岁儿,每服3丸,空心以粥饮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八十八: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别名进食丸、七味进食丸

处方代赭半两(细研),当归半两(锉,微炒),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麝香1分(细研),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木香半两,巴豆霜半分。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更研令匀,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疏利大便,破结散气。主小儿乳食积滞,壮热腹胀,呕吐痰逆,肠鸣泄泻,水谷不化,或下痢赤白,腹痛后重,及食症乳癖,痃气痞结。

用法用量进食丸(《局方》卷十)、七味进食丸(《普济方》卷三九一)。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八十八: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处方代赭半两(细研),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木香1分,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赤芍药1分,知母1分,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巴豆霜半分。

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了奚症癖,黄瘦发脱。

用法用量每服2丸,以粥饮送下,1日2次。以溏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处方代赭半两(研),木香半两,桂半两(去粗皮),丹砂(研)半两,京三棱(煨,锉)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1分,槟榔(锉)3分,巴豆(去皮心膜研,出尽油)30粒。

制法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不消,心腹满,疗刺疼痛,呕逆醋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丸,食后温橘皮汤或生姜汤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处方代赭1两(煅赤),干姜1两(炮),龙骨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

制法上为末,研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泻肠鸣,脐腹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七○: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处方代赭(生用)半两,铁粉1钱(研),丹砂1钱(研),白附子1钱,麝香1字(研),龙脑(研)1字。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啼,手足搐搦。

用法用量量儿大小加减,薄荷汤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圣济总录》卷一七○: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处方代赭1分(醋淬7遍,别研),牡丹皮1分,芍药1分,麝香(别研)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夜啼,鸡鸣即止。

用法用量1月及100日儿,每服3丸,用薄荷汤下;半年至1岁儿,每服5丸,连夜3-4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处方代赭(捣研)1两,丹砂1分(别研),麝香1分(别研),犀角(镑)1分,大黄3分(锉,炒),牛黄(研)3分,当归半两(切,焙),鳖甲半两(酥炙,去裙襕),巴豆半两(去皮心,出尽油,别研),枳壳(去瓤麸)半两。

制法上为散。入巴豆再同研匀,炼蜜和捣100-200百杵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热腹胀,宿食不消,积年瘦弱。

用法用量2-3岁儿,空腹熟水下2丸;4-5岁儿以上,量大小加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直指小儿》卷三: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处方赭石半两(研细),川大黄半两,木香1分,五灵脂1分,朱砂1分,鳖甲1分(醋炙黄),桃仁1分(浸,去皮,焙),辣桂1分,巴豆肉(去油)半分。

制法上为细末,糕糊为丸,如麻子大,风干。

功能主治小儿腹中结癖块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姜汤送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三

《圣惠》卷八十四: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处方代赭1分(细研),马牙消1分,金箔20斤(细研),银箔20片(细研),水银1分(以少枣瓤研令星尽),巴豆7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腻粉半两(研入),天浆子3枚(内有物者,炒),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蟾酥1钱(研入),朱砂1分(细研),蝎梢49枚(微炒),龙脑半两(细研),麝香半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黍粒大。

功能主治小儿食痫,四肢抽掣,壮热惊悸,乳食不消,痰涎壅滞,发歇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2丸,以薄荷汤送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六: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处方代赭半两(细研),川大黄半两(锉,微炒),桂心半两,萆薢半两(锉),朱砂半两(细研),当归半两(锉,微炒),木香半两,麝香半分(细研),巴豆1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气疳,腹胀时痛,体瘦。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3丸,用粥饮送下;3-4岁每服5丸,空心、午后各1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广济方》,名见《鸡峰》卷十六: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处方乱发2两(烧灰),阿胶(炙)2两,代赭3两,干姜3两,马蹄1枚(烧),干地黄4两,牛角鳃5两(炙)。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血露不绝,崩血不可禁止,腹中绞痛,气息急;蓐病36疾。

用法用量每次空心服20丸,日2次,加至40丸,用醋汤下。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广济方》,名见《鸡峰》卷十六

《圣惠》卷五十九: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处方代赭2两,黄柏2两(涂蜜,炙微赤),黄耆1两半(锉),龙骨1两,赤石脂1两(烧赤,投醋中,滤出),艾叶1两,狗头骨灰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赤白痢,日夜无数,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不拘时候,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八十六:代赭丸

药方名称代赭丸

处方代赭1分(细研),赤石脂2分,朱砂1分(细研),巴豆1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杏仁27枚(铜针穿,灯上燎作声为度,别研)。

制法上件药,并须新好,入乳钵同研令匀,用饭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食疳,腹胀体瘦,宿食不消,多啼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粥饮送下;乳汁亦得。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猜你喜欢

  • 加味养阴清热汤

    药方名称加味养阴清热汤处方玄参12克,生地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黄芩9克,生石膏12克,制大黄9克,侧柏叶12克,生山楂12克,桑白皮9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通腑。主素体阴虚,肺胃积热。用法用量水煎

  • 蔗浆粥

    药方名称蔗浆粥处方甘蔗500~1000克粳米50克制法将甘蔗捣汁,再煮粳米作稠粥,然后加入蔗汁,搅匀。功能主治清热润燥,止渴生津。适用于肺热咳嗽、口干舌燥,兼助脾气,利大小肠,除烦热,解酒毒。用法用量

  • 二宜丹

    药方名称二宜丹处方磁石(四面坚者,火煅,酒淬7遍,汤洗,焙干,研如粉)2两,辰砂(水飞)1两。制法上药研匀,糯米粉糊为丸,如鸡头子大,阴干。功能主治水火不足,耳内虚鸣,健忘怔忪,头目眩晕。用法用量每服

  • 蛤蚧散

    《博济方》卷二:蛤蚧散药方名称蛤蚧散别名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卷十二)。处方蛤蚧1对(新好者,用汤洗十遍,慢火内炙令香,研细末)人参茯苓知母贝母(去心,煨过,汤洗)桑白皮各60克甘草150克(炙)大

  • 黄龙圆

    药方名称黄龙圆处方黄连(去须)三十二两,好酒五升。炮制上黄连以酒煮干为度,研为细末。用面水煮糊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丈夫、妇人伏暑,发热作渴,呕吐恶心,年深暑毒不瘥者。每服三十圆,热水吞下。又

  • 白附子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白附子散药方名称白附子散处方白附子(炮)1两,续断1两,防风(去叉)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打扑内损及坠马伤。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童便和热酒1盏调下,并3服,不拘时候。摘录《圣

  • 木香塌气丸

    药方名称木香塌气丸处方木香青皮陈皮白蔻仁 缩砂仁京三棱(炮)蓬莪术(炮)荜澄茄萝卜子枳实(麸炒)各30克威灵仙(去土)90克制法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胸膈气痞,痰食不化。用法用量

  • 栀子膏

    药方名称栀子膏处方栀子仁30克 川升麻30克犀角屑22克 蛇衔39克 兰叶60克(切)生地黄60克黄芩30克制法细锉,以猪脂750克,同入铛内,于微火上煎十余沸,滤去滓,膏成,盛于瓷盒中。功能主治治小

  • 浸酒药

    药方名称浸酒药处方常山(炒)1两,苍术(浸,炒)1两,草果5分,青皮5分,陈皮5分,贝母5分,甘草5分,鳖甲1片(炙)。制法上锉碎,用老酒半碹,入瓶中浸。功能主治久疟,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每次服1-2

  • 参麦地黄丸

    药方名称参麦地黄丸处方六味地黄丸加西洋参3两,麦冬3两。功能主治金水两亏,阳虚火旺,肺中津液受灼,骨蒸劳热者。各家论述地黄丸本长于壮水,加参、麦则兼以清金。摘录《成方便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