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鸲鹆

鸲鹆

药材名称鸲鹆

拼音Qú Yù

英文名Myna

别名寒皋、花鹆、哵哵鸟

出处出自《唐本草》 《日华子本草》:鸲鹆目睛,和乳点眼甚明。

来源药材基源:为椋鸟科动物八哥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四季皆可捕捉,捕后杀死,除去羽毛及内脏,取肉鲜用。

原形态八哥,小型鸟类。体长约25cm。通体黑色,头部具明显的金属光泽。额羽发达,特形延长,部分高耸成冠,另一部分倒下覆盖鼻孔。两翼有白斑,由大覆羽的末端和初级飞羽的基部白色组成,张翼时更明显。尾羽黑色,除中央1对外均有白端。尾下覆羽的羽端也白色。虹膜和嘴橙黄,下嘴基翻江倒海沾红;跗跖和趾黄色;爪黑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留鸟。性喜结群,常见于田园附近,有时停栖于水牛背或屋脊上。杂食性。每年4-9月繁殖,每窝产卵3-6枚。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肉含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tides),脂类(lipid)。

肥跗骨肌肉和股肌肉含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心肌含脂酶(lipase)。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下气降逆;解毒止血。主久嗽;呃逆;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9-15g,炙干研末作丸散,或煮羹。

各家论述1.《唐本草》:主五痔、止血,炙食或为散饮服之。

2.《食疗本草》:腊日采之,五味炙之,治老嗽;或作羹食之亦得;或捣为散,白蜜和丸并得。

3.《本草拾遗》:主吃,取炙食之。

4.《日华子本草》:治吃噫,下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驴肉

    《中药大辞典》:驴肉药材名称驴肉拼音Lǘ Rò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肉。原形态驴(《说文》),又名:漠骊(《纂文》),毛驴。体形如马而较小,成横的长方形。头大,眼圆

  • 接骨木叶

    《中药大辞典》:接骨木叶药材名称接骨木叶拼音Jiē Gǔ Mù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叶片。4~10月均可采收。性味《现代实用中药》:"苦,寒。&q

  • 鼠标蛇

    药材名称鼠标蛇拼音Huá Shǔ Shé英文名Snake别名草锦蛇、黄闺蛇、水律蛇、水南蛇、长标蛇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鼠标蛇除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

  • 麋茸

    《中药大辞典》:麋茸药材名称麋茸拼音Mí Ró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未骨化而带有茸毛的幼角。原形态麋鹿,又名:麋(《庄子》),四不象(《黑龙江外记》)。体长约2米,

  • 肉豆蔻

    《中国药典》:肉豆蔻药材名称肉豆蔻拼音Ròu Dòu Kòu英文名SEMEN MYRISTICAE别名肉果、玉果、顶头肉来源本品为肉豆蔻科肉豆蔻属植物肉豆蔻Myristi

  • 椰子皮

    药材名称椰子皮拼音Yē Zi Pí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椰子(《海药本草》),又名:胥余(《史记》),胥耶(《汉书》),越王头(《南方草木状》),椰栗(

  • 野漆树根

    《中药大辞典》:野漆树根药材名称野漆树根拼音Yě Qī Shù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漆树叶"条。性味《闽东本草》:&

  • 贵州落地金钱

    药材名称贵州落地金钱来源大戟科贵州落地金钱Euphorbia rothiana Spre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泻下祛瘀。主治腹部胀痛,气穿胁间。跌打损伤。用法用量

  • 醉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醉鱼草药材名称醉鱼草拼音Zuì Yú Cǎo别名闹鱼草、鱼尾草、痒见消、铁线尾来源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醉鱼草Buddleia lindleyana Fort.,以

  • 《中药大辞典》:酒药材名称酒拼音Jiǔ出处《别录》来源为米、麦、黍、高梁等和曲酿成的一种饮料。化学成分因原料、酿造、加工、贮藏等等条件之不同,酒的名色极多,其成分亦差异甚大。在制法上,酒可分为蒸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