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野猪皮

野猪皮

《中药大辞典》:野猪皮

药材名称野猪皮

拼音Yě Zhū Pí

出处《纲目》

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

功能主治《纲目》:"烧灰,涂鼠瘘恶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猪皮

药材名称野猪皮

拼音Yě Zhū Pí

英文名Wild boar skin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s scrof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去毛;剥皮,晾干。

原形态野猪,形似家猪。体长红1.5m,体重约150kg,最大雄猪可达250kg。其头部较宽大,吻部十分突出,呈圆锥形,末端具裸露的软骨垫。雄猪犬齿特别发达,上下犬齿皆向上翘,称为獠牙,露出唇外,雌猪獠牙不发达。耳直立,四肢较短,尾细小。身体被刚硬的针毛,背脊鬃毛显着,这些毛的尖端大多分叉。一般为棕黑色,面颊、胸部杂有灰白、污白色毛。幼猪躯体呈淡黄褐色,背部有6条淡黄色纵纹,俗称“花猪”。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息于灌木丛、较潮湿的草地或混交林、阔叶林中晨昏或夜间活动;性极凶猛;一般成群活动。杂食性,植物根茎、野果、动物尸体及各种昆虫均食,亦盗食农作物。

资源分布:分布几乎遍及全国。

性状性状鉴别,呈不规则的块状,皮厚0.9-2cm,外表面灰黑色,密布细小的颗粒状突起及较深的皱褐,并带有较多黑色粗壮的硬毛。内表面较光滑,无纤维状露出物。断面黄棕色,较粗烽,半透明,表面颗粒突起较钝,质坚硬,味咸微腹。

显微鉴别,表皮横要面,表皮颗粒突起常呈单粒,或2-3个成群,具环纹,内含棕色物,于中心常呈放射性存在。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解毒生肌;托疮。主鼠瘘;恶疮;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烧灰;研末冲,3-9g。外用:适量,烧灰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川层草

    《中药大辞典》:川层草药材名称川层草拼音Chuān Cénɡ Cǎo别名献鸡尾(《广西药植名录》),舟山碎米蕨、细凤尾草、凤凰路鸡、铁线路鸡(《湖南药物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中国

  • 温泉

    药材名称温泉拼音Wēn Quán别名温汤、沸泉出处1.温泉入药始见于《本草拾遗》,谓之“温汤”。2.《纲目》云:“温泉有处甚多。按《胡仔渔隐丛话》云:汤泉多作硫黄气,浴之则袭人肌肤。惟新安黄山是朱砂泉

  • 毛梾枝叶

    《中药大辞典》:毛梾枝叶药材名称毛梾枝叶拼音Máo Lái Zhī Yè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毛梾的枝叶。原形态毛梾,又名:红零子、红梗山茱萸、癞树、八树。

  • 乌棒子

    药材名称乌棒子拼音Wū Bànɡ Zi别名水黄杨木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Polygala caudata Rehd. et Wils.,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

  • 柠檬皮

    《中药大辞典》:柠檬皮药材名称柠檬皮拼音Nínɡ Ménɡ Pí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洋柠檬的果皮。果实成熟时采摘,剥取外果皮,晒干。生境分部产广西。性

  • 檀香泥

    《中药大辞典》:檀香泥药材名称檀香泥拼音Tán Xiānɡ N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心材中的树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檀香"条。功能主治《纲目拾遗

  • 勾儿茶

    《全国中草药汇编》:勾儿茶药材名称勾儿茶拼音Gōu ér Chá别名枪子柴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勾儿茶Berchemia racemosa Sieb. et Zucc.,以根、根皮

  • 云南美登木

    药材名称云南美登木拼音Yún Nán Měi Dēnɡ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云南美登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s hookeri Loes.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原

  • 鸡翎草

    《中药大辞典》:鸡翎草药材名称鸡翎草拼音Jī Línɡ Cǎo别名长肉芽草、狐尾藻棘豆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多叶棘豆的全草。夏、秋采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

  • 臭常山

    药材名称臭常山别名和常山、胡椒树、日本常山来源芸香科臭常山属植物臭常山Orixa japonica Thunb.,以根、茎、叶入药。根、茎四季可采,晒干;叶夏秋采集,鲜用。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