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通光散

通光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通光散

药材名称通光散

拼音Tōnɡ Guānɡ Sàn

别名乌骨藤、大苦藤、通关散、黄木香、下奶藤

来源萝藦牛奶菜属植物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 (Roxb.)Wight et Arn.,以藤茎入药。全年可采,刮去外层栓皮,切片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通乳利尿,抗癌。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汁不通,小便不利,癌肿;叶外用治痈疖疮疡。

用法用量3~5钱。

备注(1)云南个别地区以同科南山藤属植物南山藤(中华假夜来香)Dregea sinensis Hemsl.混称通光散。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通光散

药材名称通光散

拼音Tōnɡ Guānɡ Sàn

别名奶浆藤(《贵州药植目录》),乌骨藤、黄木香、下奶藤(《云南中草药选》),大苦藤、地甘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扁藤、癞藤子、白暗消(《红河中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萝藦科植物通关藤藤、根。茎秋、冬采集。刮去栓皮,切片晒干。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落叶攀援藤本,长2~6米。根粗壮,木质,圆柱形,长而少分枝,外皮灰褐色。藤茎粗而长,下部圆柱形,淡黄褐色;上部绿色,扁圆柱形,有明显对生的两条纵沟;各部折断后均有白色乳浆;嫩枝密生淡黄色柔毛。叶对生;心脏形,长8~14厘米,宽5~10厘米,先端尖或淅尖,全缘或波状,下面有淡黄色或灰白色短柔毛;叶柄长4~6厘米。多花组成腋生的伞房花序;花小,花瓣红黄色。蓇葖果纺锤形,成对生长,长5~9厘米,密被灰黄色绒毛。种子有丝光毛。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向阳山坡杂木林中或攀援于岩壁上。分布云南。

化学成分茎含苦味甾体酯甙,其主要甙元可能为肉珊瑚甙元。

药理作用①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豚鼠腹腔注射从通关藤茎中分离出的苦味甾休酯甙(总甙,简称"通光散甙")100毫克/公斤,有一定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引喘法)。家兔静脉注射60毫克/公斤,能对抗组织胺1倍致死量,但在豚鼠则不能对抗组织胺的致死量。离体豚鼠支气管灌流试验表明,能使组织胺引起的气管痉挛松弛,亦能减弱组织胺引起的豚鼠离体肠管收缩。本品并无镇咳(小鼠氨水引咳法)及法痰(麻醉犬)作用。

②其他作用

麻醉犬静脉注射通光散甙有短暂、轻度的降压作用,无快速耐受现象,其降压似与中枢无关,离体兔耳血管灌流试验表明,它能直接扩张血管。离体兔心灌流试验表明无冠脉扩张作用。家兔静脉注射后,从心电图观察对心肌无损害。1%通光散甙在试管内抗菌作用较差,除对绿脓杆菌有一定作用外,对其他许多致病菌皆无效。小鼠灌胃,用至1500毫克/公斤,未见中毒和死亡。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47±28.61毫克/公斤。

性味①《云南中草药选》:"苦,微寒。"

②《红河中草药》:"苦微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治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膀胱炎,疗疮肿毒。

①《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咳,平喘,抗癌。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各种癌症,风湿,跌打,骨折,眼底疾患,胃病。"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治咽喉炎,胃肠积热,肺炎,扁桃体炎,膀胱炎。"

③《贵州药植目录》:"活血生肌,催乳,止咳。治咳嗽,跌打,筋断骨折,乳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喉头炎,口腔溃烂:大苦藤泡水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②治肠胃炎,胃痛,黄疸型肝炎:扁藤根茎一两。水煎服。(《红河中草药》)

③治疔疮肿毒:通光散鲜叶适量。捣烂外敷。(《云南经济植物》)

④治各种癌症:通光散一两至一两五钱,白胡椒十粒。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通光散1~3两加水500毫升,煎至100~150毫升,每日分3次服:或制成浸膏片,每片0.5克,每日3次,每次2~3片。治疗260例,经一疗程(10天)的观察,临床治愈75例(28.8%),显效80例(30.8%),好转85例(32.7%),总有效率为92.3%。其中用片剂治疗喘息型慢性气管炎67例,观察30天,有效率达86%,临床控制率为32%,显效率为31%。初步认为本品有较好的平喘及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但消炎作用较差。多数在用药7~10天后症状消失或减轻。治程中无明显副作用,仅部分病人服药后有口干、头晕、上腹部不适、恶心,极个别发生药物疹,一般不需处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通光散

药材名称通光散

拼音Tōnɡ Guānɡ Sàn

英文名Tenacious Condorvine Stem, Tenacious Condorvine

别名奶浆藤、乌骨藤、黄木香、下奶藤、大苦藤、地甘草扁藤、癞藤子、白暗消、通关散、野泡通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通关藤的藤、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rsdenia tenacissima (Roxb.) Wight et Arn.[Aschepias tenacissima Roxb]

采收和储藏:茎秋、冬采集。刮去栓皮,切片晒干。根、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坚韧木质藤本,长达6m。全株具乳汁;茎下部圆柱形,上部扁圆简形,绿色;枝密被黄色柔毛。叶对生;叶柄长6cm;叶片心形或宽卵形,长8-18cm,宽5-10cm,先端急尖,基部深心形,两面均被茸毛。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长5-15cm;花萼5裂,裂片长圆形,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黄紫色,裂片5,向右覆盖,外面被疏柔毛,内面中部以下具5行纵列柔毛;副花冠裂片5,短于花药,基部有距;花粉块每室1个,长圆形,直立,着粉腺三角形;柱头圆锥状。蓇葖果长披针形,长达8cm,直径约1cm,外果皮密被柔毛。种子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6月,果期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状显微鉴别 幼茎横切面:木栓细胞15-30列,皮层外侧散有黄色石细胞群和黄白色纤维束,两者相间断续排列近环状,内侧石细胞群断续成环。维管束双韧型。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多单个散在,直径可达300μm以上,初生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皮层,髓部有类圆形乳管散在。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淡黄色1石细胞单个或成群,黄色,我边形、类四方形类圆形、椭圆形,直径40-100μm,壁厚5-35μm,胞腔较窄,孔沟明显。2皮层纤维单个或成束,直径12-24μm,壁较厚,胞腔较窄,断头参差不齐。3木纤维淡黄色,单个或成束,直径12-35μm,壁木化,纹孔明显。4乳法管直径40-60μm,内含淡黄色乳法块。5草酸钙簇晶直径12-35μm。6淀粉粒单粒类圆形、卵圆形、盔帽形,直径2-8μm,脐点点状、裂缝状;复粒由2-6个分组成。7个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30-300μm,此外有木栓细胞。

化学成分茎含数种孕烷酯类成分:11α-O-巴豆酰-12β-O-乙酰通关藤甙元(11α-O-tigloyl-12β-O-acetyltenacigenin)B,11α-O-苯甲酰-12β-O-乙酰通着藤甙元(11α-O-benzoyl-12β-Oacetyltd-nacigenin)B,11α-O-2- 甲基丁酰通关藤甙元(11α-O-2methylbutyryl-12β-O-acetyltenacigenin)B,11α-O-2-甲基丁酰-12β-O-巴豆酰通关藤甙元(11α-O-2-methylbutyryl-12β-O-tigloyl-tenacigenin)B,11α-O-2-甲基丁酰-12β-O-苯甲酰通关藤甙元(11α-O-2-methybutyry-12β-O-benaoyltenacigenin)B和11α,12β-O,O-二巴豆酰-17β-通关藤甙元(11α,12β-O,O-ditigloyl-17β-tenaci-genin)B[1],通关肛门甙(tenacissoside)A、B、C、D、E[2],通病关藤甙元甲、乙、丙(tenacigeninA、B、C),通关素(tenacissigenin)[3,4]。种子含西索甙元(cissogenin)[5],通关甙元(tenasogenin)[6]

药理作用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豚鼠腹腔注射从通关藤茎中分离出的苦味国体酯甙(总甙,简称通光散甙)100mg/kg,有一定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引喘法)。家兔静脉注射60mg/kg,能对抗组织胶1倍致死量,但在豚鼠则不能对抗组织胺的致死量。 离体豚鼠支气管灌流试验表明,能使组织胺引起的气管痉挛松弛,亦能减弱组织胺引起的豚鼠离体肠管收缩。本品并无镇咳(小鼠氨水引咳法)及祛痰(麻醉犬)作用。

2.其他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通光散甙有短暂、轻度的降压作用,无快速耐受现象,其降压似与中枢无关,离体兔耳血管灌流试验表明,它能直接扩张血管。离体兔心灌流试验表明无冠脉扩张作用。家兔静脉注射后,从心电图观察对心肌无损害。1%通光散甙在试管内抗菌作用较差,除对绿脓杆菌有一定作用外,对其他许多致病菌皆无效。小鼠灌胃,用至1500mg/kg,未见中毒和死亡。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47±28.61mg/kg。 苦味甾体酯甙100-150mg/kg 腹腔注射,能预防因喷雾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对其有一定平喘作用;离体豚鼠支气管灌流,对痉挛状态的支气管有解痉作用;离体兔耳血管灌注有直接血管扩张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74mg/kg。

性味味苦;性微寒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通利湿通乳;搞癌。主咽喉肿痛;肺热咳喘;湿热黄疸;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疮疖;癌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鲜叶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喉头炎,口腔溃烂: 大苦藤泡水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②治肠胃炎,胃痛,黄疸型肝炎:扁藤根茎一两。水煎服。(《红河中草药》)③治疔疮肿毒: 通光散鲜叶适量。捣烂外敷。(《云南经济植物》)④治各种癌症:通光散一两至一两五钱,白胡椒十粒。煎服。 (《云南中草药选》)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咳,平喘,抗癌。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各种癌症,风湿,跌打,骨折,眼底疾患,胃病。

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治咽喉炎,胃肠积热,肺炎,扁桃体炎,膀胱炎。

3.《贵州药植目录》:活血生肌,催乳,止咳。治咳漱,跌打,筋断骨折,乳少。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通光散1-3两加水500ml,煎至100-150ml,每日分3次服;或制成浸膏片,每片O.5g,每日3次,每次2-3片。治疗260例,经一疗程(10天)的观察,临床治愈75例(28.8%),显效80例(30.8%),好转85例(32.7%),总有效率为92.3%。其中用片剂治疗喘息型慢性气管炎67例,观察30天,有效率达86%,临床控制率为32%,显效率为31%。初步认为本品有较好的平喘及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但消炎作用较差。多数在用药7-10天后症状消失或减轻。治程中无明显副作用,仅部分病人服药后有口干、头晕、上腹部不适、恶心,极个别发生药物痊,一般不需处理。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鬼头伞

    药材名称毛鬼头伞别名鸡腿蘑、鬼盖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毛鬼头伞Coprinus comatus (Muell. ex Fr.) S. F. Gray,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秋三季雨后,

  • 药王茶

    药材名称药王茶拼音Yào Wánɡ Chá别名金腊梅、棍儿茶、扁麻、金露梅,木本委陵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老梅的叶

  • 三头灯心草

    药材名称三头灯心草来源灯心草科三头灯心草Juncus triceps Rostk.,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治热病烦渴,喉炎,咳嗽,小儿烦躁,多啼。用法用量1~3钱。

  • 山蜘蛛

    药材名称山蜘蛛别名山卡拉来源兰科山蜘蛛Calanthe japonica Blum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淡、微辛,凉。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拔毒生肌。外治疮疡肿毒,异物入肉。用法用量外用适

  • 杉皮

    《中药大辞典》:杉皮药材名称杉皮拼音Shān Pí出处杉木皮《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杉种植物杉的树皮。功能主治治水肿,脚气,金疮,漆疮,烫伤。①《纲目》:"治金疮血出及汤火伤灼,取老

  • 蚌壳草根

    《中药大辞典》:蚌壳草根药材名称蚌壳草根拼音Bànɡ Ké Cǎo Gēn别名咳嗽草、大铁扫把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半灌木千斤拔的根。秋、冬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半灌木,

  • 滨旋花

    药材名称滨旋花拼音Bīn Xuán Huā别名马鞍藤、肾叶天剑来源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肾叶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 (L.)R. Brown,以全草及根状茎入药。秋冬采

  • 锯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锯齿草药材名称锯齿草拼音Jù Chǐ Cǎo别名五月莲、齿叶泥花草来源玄参科母草属植物齿叶母草Lindernia ciliata (Colsm.) Pennell [Il

  • 红天葵

    《中药大辞典》:红天葵药材名称红天葵拼音Hónɡ Tiān Kuí别名紫背天葵、红叶、散血子、龙虎叶(《广西药植名录》),夜渡红、红水葵(《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出处《广西药植名

  • 牛喉咙

    《中药大辞典》:牛喉咙药材名称牛喉咙拼音Niú Hóu Lónɡ出处《千金·食治》来源牛科动物黄牛及水牛的喉咙。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食。①《千金·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