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假地豆

假地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地豆

药材名称假地豆

拼音Jiǎ Dì Dòu

别名异叶山蚂蝗、田吊子、血筋草、拐仔草、铺地藤、乌蝇羽

来源豆科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phyllum (Willd.)DC.,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散瘀消肿。主治泌尿系结石,跌打瘀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假地豆

药材名称假地豆

拼音Jiǎ Dì Dòu

别名假番豆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密子豆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茎柔弱,成丛,卧地或扩展,被毛,长30~60厘米。3出复叶;具小托叶;小叶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1~3厘米,侧生小叶常较小或有时缺,先端钝,两面均被紧贴的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疏离;小苞片卵形,膜质,锥尖,被毛及有线条;花柄被毛,长为萼的2~3倍;萼长约2毫米,钟形,5深裂,上面2裂齿合生为一;花冠淡紫色,长约4毫米,旗瓣圆形,翼瓣与龙骨瓣连着;雄蕊2体;子房无柄,花柱内曲,柱头头状。荚果矩圆形,膨胀,长6~10毫米,稍被毛,有很细的横脉纹,成熟后变为黑色。种子6~8颗,肾形。花期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边及屋边草地。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

性味性凉,味淡。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清热利水。治小便癃闭,砂淋,白浊,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壁钱幕

    《中药大辞典》:壁钱幕药材名称壁钱幕拼音Bì Qián Mù别名壁茧(《本草拾遗》),白蟢窠(《海上方》),壁钱窠幕、白蛛窠(《纲目》),壁蟢窠(《外科全生集》),喜儿窠

  • 野香茅

    《中药大辞典》:野香茅药材名称野香茅拼音Yě Xiānɡ Máo别名香茅、香茅草出处《庐山中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橘草的全草。夏、秋两季,于阴天或早上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须状。茎高30

  • 三面刀

    药材名称三面刀拼音Sān Miàn Dāo别名金丝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帽辫七(《陕西草药》),开喉箭、茶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金龟草的根茎。秋季采

  • 荆芥根

    《中药大辞典》:荆芥根药材名称荆芥根拼音Jīnɡ Jiè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根。功能主治治吐血,牙痛,瘰疬。复方①治吐血不止:荆芥连根,洗,捣汁半盏服;干穗为末亦可。(

  • 首乌藤

    药材名称首乌藤拼音Shǒu Wū Ténɡ英文名CAULIS POLYGONI MULTIFLORI别名夜交藤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 黄葛树

    药材名称黄葛树拼音Huánɡ Gě Shù别名大叶榕、马尾榕、雀树、黄桷树来源桑科榕属植物黄葛树Ficus lacor Ham.,以根、叶入药。夏秋采,晒干,或随用随采。性味根:微

  • 三点金草

    药材名称三点金草别名三脚虎、六月雪[福建、广东]、纱帽草、斑鸠窝[云南]、品字草、三点桃、哮灵草来源豆科山绿豆属植物三点金草Desmodium triflorum (L.) DC.,以全草入药。夏秋采

  • 石斛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斛药材名称石斛拼音Shí Hú英文名HERBA DENDROBII别名吊兰[四川]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

  • 石楠叶

    药材名称石楠叶拼音Shí Nán Yè英文名Folium Photiniae别名石眼树叶、老少年叶、凿树、石纲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

  • 六方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六方藤药材名称六方藤别名方茎宽筋藤、翅茎白粉藤来源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六方藤Cissus hexangularis Thorel ex Planch.,以藤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