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丝茅七

丝茅七

药材名称丝茅七

拼音Sī Máo Qī

别名鸦葱、茅草细辛、毛草七、倒扎草根、倒扎花、条参、水防风仙茅参、猪尾巴、羊奶子、水风、独脚茅草、黄花地丁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茎鸦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或蒸后晒干。

原形态白茎鸦葱多年生草本,高30-100(-150)cm。全株含丰富乳汁。生根粗直,长圆锥形;根茎颈部有少数叶柄基残鞘。茎单生,少数簇生,直立,中空,上部有伞房花序状分枝,有沟纹,被密蛛丝状毛,后脱落几无毛。叶条形成宽条形,有5-7脉,无毛或微被蛛丝状毛;基生叶丛生,窄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5-40cm,宽0.7-2cm,两端尖锐,基部有鞘状短柄,全缘,粉绿色,通常5脉,平行;茎生叶互生,无柄,叶形与基生叶同,基部微扩大,抱茎;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大,2-6个,生于枝端成伞房状,总苞长筒形,多层,长3-4cm,直径1-1.2cm;总苞片5层,有蛛丝状毛或几无毛,外层三角状卵形,很少,中、内层较长,披针状椭圆形成宽线形,边缘膜质,先端尖锐;花全为舌状,黄色。瘦果,光滑,长2.5cm,上部狭窄成喙状,有多数纵肋,纵肋平滑;冠毛污黄色,羽状,基部连合成杯,整体脱落,有3-5个超长冠毛,刚毛状。花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或灌丛、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中南及陕西、宁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长圆形,肉质,长5-10cm,直径1-1.5cm,鲜时横切面白色,并有乳汁流出。干后表面褐色或棕黑色,纵横皱缩不平,有时呈剥裂状,顶端常有茎叶残基。气微,味微甘。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风热感冒;痈肿总人口毒;事实上太疱疹;月经不调;乳少不畅;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取茎中白汁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假连翘叶

    《中药大辞典》:假连翘叶药材名称假连翘叶拼音Jiǎ Lián Qiáo Yè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假连翘的叶片。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叶含叶绿素以及β-胡萝卜素

  • 小赤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赤麻药材名称小赤麻拼音Xiǎo Chì Má别名赤麻、小红活麻来源荨麻科小赤麻Boehmeria spicata (Thunb.)Thunb.,以根入药。生境

  • 芹花

    《中药大辞典》:芹花药材名称芹花拼音Qín Huā出处《唐本草》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水芹的花。化学成分含芸香甙、水蓼素和槲皮素等。性味①《唐本草》:"苦。"②《纲目》:&qu

  • 树舌

    药材名称树舌拼音Shù Shé英文名Artist's Conk别名赤色老母菌、扁芝、梨菌、枫树芝、老母菌、扁蕈、白斑腐菌、木灵芝、树耳朵、老牛肝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真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

  • 毛血藤

    药材名称毛血藤拼音Máo Xuè Ténɡ别名胖血藤、荞叶细辛、云扣莲、荞麦蔓来源蓼科蓼属植物毛血藤Polygonum cynanchoides Hemsl.,以根入药。

  • 舒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舒筋草药材名称舒筋草拼音Shū Jīn Cǎo别名伸筋草、石子藤、无病草、灯笼草、千金藤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石子藤石松Lycopodium casuarinoides Spri

  • 南蛇藤果

    药材名称南蛇藤果拼音Nán Shé Ténɡ Guǒ别名合欢花、狗葛子、皮猢子、鸦雀食。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羊屎果

    药材名称羊屎果拼音Yánɡ Shǐ Guǒ别名十年果、麻栗、山蒲桃、野冬青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乌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cunini (L.) Skeels [Myr

  • 车桑仔叶

    药材名称车桑仔叶拼音Chē Sānɡ Zǎi Yè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坡柳,又名:铁扫把,明子柴、明油脂、炒米柴、毛乳、白石楝、溪柳。常

  • 峨屏草

    药材名称峨屏草拼音é Pínɡ Cǎo英文名Omei Mountain Tanakea别名峨眉岩雪下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峨屏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