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药性论》。即刺蒺藜,详该条。
即泻肺。详该条。
证名。多由病延日久,或郁火伤阴所致。《医宗己任篇·四明心法》:“又有一种胃脘痛,是阴虚症将成,须认明白。”症见脘痛时作,缠绵难愈,舌红口干,时或嘈杂,大便干结等。治宜养阴和胃,佐以泄肝,切忌香燥疏气,
见《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即溪黄草,详该条。
为牙齿所在之处。《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外板则为牙,内床则为齿。”
寒湿的气候环境中产生的致病物质。《素问·五常政大论》:“厥阴在泉,清毒不生。”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冷疳。详该条。
①又称泻白。清泻肺内蕴热的方法。肺中伏热表现咳嗽气喘,身热不退,皮肤蒸热,傍晚尤甚,舌红苔黄,脉象细数,用泻白散加味。②痰阻胸膈,喘不得卧,用葶苈大枣泻肺汤。
见《湖南药物志》。为海芋之别名,详该条。
见《肘后方》。即青木香,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