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食瘥

猜你喜欢

  • 吴勉学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文人。字肖愚。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平事迹未详。辑有《唐乐府》等书。他对医学很注意,曾校刊和辑刻不少医书。其中如《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河间六书》、《痘疹大全八种》等

  • 阴户肿痛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多因郁怒伤肝,肝气犯脾,湿热下注所致。症见阴户肿胀作痛,或小便涩滞,下腹部不舒,甚则伴有寒热等。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用蛇床子、地肤子、黄柏、防风、苦参煎汤熏洗。

  • 陈藏器

    【生卒】:八世纪【介绍】:唐代本草学家。四明(今浙江省鄞县)人。他鉴于《新修本草》以及前代的本草书籍遗漏药物很多,为把遗漏的药物汇集成册,他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总结劳动人民在同疾病作斗争中创造的用药经

  • 唇口

    即唇。详该条。

  • 清法

    又称清热法。用寒凉药物以清解火热证的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治热以寒”,“温者清之”。此法适用于热性病和其他热证。对热性病,有清卫分、清气分、清营分、清血分之分。对其他热病,则多根据脏腑辨证,针

  • 暗产

    病证名。指胚胎初结未足一月而流产者。因此时胚胎尚未成形,人多不知有胎。古人认为多由郁怒不舒,房室不节所致(见《景岳全书》卷三十九)。李樾《达生撮要》:“种子须防暗产,初交之后,最宜将息。弗复交接,以扰

  • 医经

    指中医的古典著作。①《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汉以前的医书七部共216卷,称为医经,即《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②后世有称《黄帝内经

  • 善饥

    证名。指容易饥饿。《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多因胃热所致,宜清泄胃火,养阴生津,可用生地八味汤、玉女煎等方。善饥常是消渴主症之一,参见该条。

  • 九塔草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风轮菜之别名,详该条。

  • 夹持押手法

    押手法之一。是以右手持针柄,左手拇、食二指夹持针身下部,露出针尖少许,协同右手用力将针刺入穴位的押手方法。适于长针进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