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垂盆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藏府标本药式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经来胃气不开,潮热旬日不思饮食。多因气血素虚所致。宜以开胃为主,用保和丸、逍遥丸。继以大补气血佐以滋阴,用十全大补汤酌加山茱萸、山药、丹皮、麦门冬、五味子。
【介绍】:见程履新条。
病证名。见《医学衷中参西录》。即眦赤烂,详该条。
见《群芳谱》。为玫瑰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绵枣儿之别名,详该条。
溢,指脉来盈溢、洪盛。古代脉诊寸口(脉口)属阴,人迎属阳,若人迎与寸口脉俱洪盛如溢,示邪盛正衰,病进。《灵枢·终始》:“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
病名。《灵枢·痈疽》:“发于尻,名曰锐疽。”即鹳口疽。见该条。
病名。见《青囊真秘》卷一。指胞睑疮疡之毒邪内陷,硬肿色暗,经久难愈者。参见目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