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蝟皮丸

蝟皮丸

①《证治准绳·疡医》卷五方。刺猬皮(烧存性)、蚺蛇头(烧存性)、魁蛤各一枚,蜈蚣一条半,虫、红娘子斑蝥(各去头足翅)、蛴螬蜘蛛水蛭(糯米炒)各三个,穿山甲三片,龙骨、炒川椒、川大黄黄连麝香桂心、水银各半两,石膏芒硝各一两,枯矾、滑石甘遂(与胡麻同炒)各二钱半,炮附子二枚,巴豆(去皮油)、雷丸各十五粒。为细末,研匀,炼蜜为丸,小豆大,每服一丸,空腹、临卧各一次,温水送下,未觉则每服加一丸。治乌癞,症见皮肤变黑,痛痒如虫行,手足顽麻,或两肘如绳缚。②《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蝟皮(炙焦)一两,炒槐花、炒艾叶白芍药、炒枳壳地榆川芎当归、煅白矾黄芪贯众各半两,血余炭三钱,猪后悬蹄垂甲(炙焦)十枚,皂角(去弦核,醋炙黄)一挺。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汤送下。治诸痔出血,里急疼痛。③《疡医大全》卷二十二方。刺蝟皮(酒浸,焙)三至四个,槐米一斤,当归三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二十丸,温酒送下。治痔漏。

猜你喜欢

  • 虎口三关

    ①小儿推拿穴位名。即指三关。详该条。②见《四诊抉微》。指小儿指纹显现于食指掌侧的三个部位。即第一指节为风关,寅位;第二指节气关,卯位;第三指节命关,辰位。参见小儿指纹条。

  • 二十八宿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全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二十八宿是: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西方的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北方的斗、牛、女、虚、危

  • 白对叶肾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

  • 疟门

    经外奇穴名。位于手背侧,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指蹼缘稍后之赤白肉际处。主治疟疾。斜刺0.5~1寸(图92)。图92

  • 卒腹痛穴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治小儿卒腹痛皮青黑方……又灸脐上下左右去脐半寸,并鸠尾骨下一寸,凡五处,各三壮。”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将前者列作奇穴,名卒腹痛。

  • 关刺

    古刺法名。五刺之一。《灵枢·官针》:“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黄帝内经太素》作开刺),一曰岂刺。”指在患处两端尽筋上,即关节的肌腱附着部直刺而避免出血的刺法

  • 肺肾阴虚

    参肺肾两虚条。

  • 脚膝出臼

    病名。即髌骨脱臼。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又名膝头骨出臼,膝盖骨离位,膝骱出。因跌扑、扭闪所致。膝部明显肿胀、疼痛,膝关节呈半伸屈位,步履艰难,一般髌骨向外侧移位者较多见。宜用推膝盖归原手法复位,抱膝

  • 主客配穴法

    即原络配穴法,见该条。

  • 眦急

    证名。指眼角拘急。《灵枢·经筋》:“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眦急不能卒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