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獭肉

獭肉

《中药大辞典》:獭肉

药材名称獭肉

拼音Tǎ Ròu

出处《别录》

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

性味甘咸,寒。

①《食疗本草》:"性寒,无毒。"

②《饮膳正要》:"味咸,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虚劳骨蒸,水肿胀满,二便秘涩,妇女经闭。

①《别录》:"疗疫气,温病。"

②《本草图经》:"主骨蒸热劳,血脉不行,营卫虚满及女子经络不通,血热,大小肠秘涩。"

③《饮膳正要》:"咳嗽劳损。"

④《医林纂要》:"益阴,杀鱼虫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炙干入散剂。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①陶弘景:"不可与兔肉杂食。"

②《本草图经》:"消阳气,宜少食。"

③《医林纂要》:"忌柿同食。"

复方①治寒热毒风水虚胀:水獭一头,剥去皮和五脏骨头尾等,炙令干,杵末。水下方寸匕,日二服。(《食疗本草》)

②治折伤:水獭一个,用罐子纳,以泥固济,放干,烧灰,细末,以黄米煮粥,于伤处摊,以水獭一钱末,粥上掺,便用帛子裹系,止疼痛。(《经验后方》)

各家论述孟诜:"谨按(獭肉)服之下水胀。但热毒风虚胀,服之即瘥。若是冷气虚胀食,益虚肿甚也。只治热,不治冷,不可一概尔。"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獭肉

药材名称獭肉

拼音Tǎ Ròu

英文名Otter as food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水獭、江獭、小爪水獭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utra lutra Linnaeus2.Lutra perspicillata Geoffroy3.Aonyx cinerea Illiger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剥皮,剖腹,除去内脏,取肉鲜用或置通风阴干。

原形态1.体细长呈圆筒状,长60-80cm,体重2-7.5kg;雄较雌大。头部宽而稍扁,吻端短粗,须粗硬,鼻垫小,眼小,耳小而圆。四肢粗短,趾间具蹼。爪短、侧扁而尖锐;下额中央有数根短的硬须;在前肢腕垫后面有较短的刚毛数根。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全身毛短而密,有光泽。上唇白色,颊两侧及颈下为污白色。腹毛较长呈栗棕色,余者毛色为棕褐色或咖啡色。

2.江獭,外形与普通水獭相似,但体形较大,体重可达15kg以上。头大,耳短小而圆,鼻垫裸露的上缘与毛区的交界处,除中央稍凸外,几乎有一直线。四肢指(趾)爪,比小爪水獭略大。尾长约为体长之半,尾形甚扁阔,末端尾毛甚短。体毛短呈浅黑褐色,两颊、颈侧和颏喉部针毛白色或灰白色,绒毛浅灰褐色。四肢毛色稍显棕黄色。

3.小爪水獭,体形扁而显和。体重一般不超过3kg。鼻垫上缘与毛区交界处一直线横过;脸部触须与水獭无异唯下颌的正前方和两侧有几根短刚毛;爪极小,趾垫甚发达。牙齿特征与水獭相似,但缺第1上前臼齿,下颌门齿横列整齐。全身被咖啡色毛,毛尖显白色,具光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河流、湖泊、水透明度较大、水生植物较少而鱼类较多处。具夜行性,以各种鱼类为食。

2.生活于江河流域与海岸。集群生活,以鱼为食。性凶猛,也与犬斗。

3.小生活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营半水栖生活。

资源分布:1.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广东珠江口沿海和云南南部地区。

3.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水獭及江獭等同属甘些种的肉含蛋白质(protein),肌红蛋白(myoglobin),肽类(peptides),氨基酸(amino acids)等。

性味味甘;咸;性寒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益阴清热;和血通经;利水通便。主主治虚劳咳嗽;劳热骨蒸;时疫温病;水肿胀满;经闭;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适量;或炙干入散剂。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敷。

注意1.《本草经集注》:“其肉不可与兔肉杂食。”2.《本草图经》:“消阳气,不益男子,宜少食。”3.《饮食须知》:“勿同橙、橘、鸡肉鸡子兔肉食。”4.《医林纂要·药性》:“忌柿同食。”

复方①治寒热毒风水虚胀:水獭一头,剥去皮和五脏骨头尾等,炙令干,杵末。水下方寸匕,日二服。(《食疗本草》)②治折伤:水獭一个,用罐子纳,以泥固济,放干,烧灰细末,以黄米煮粥,于伤处摊,以水獭一钱末,粥上掺,便用帛子裹系,止疼痛。(《经验后方》)

各家论述1.孟诜:谨按(獭肉)服之下水胀。但热毒风虚胀,服之即瘥。若是冷气虚胀食,益虚肿甚也。只治热,不治冷,不可一概尔。

2.《别录》:疗疫气,温病。

3.《本草图经》:主骨蒸热劳,血脉不行,营卫虚满及女子经络不通,血热,大小肠秘涩。

4.《饮膳正要》:咳嗽劳损。

5.《医林纂要》:益阴,杀鱼虫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红藤药材名称小红藤拼音Xiǎo Hónɡ Ténɡ别名四块瓦来源茜草科小红藤Rubia maillardi Levl. et Van.,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

  • 大避债蛾

    药材名称大避债蛾拼音Dà Bì Zhài é英文名big bagworm moths别名皮虫、大蓑蛾、昂吊虫、袋蛾、袋子虫、吊袋蛾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蓑蛾科(避债蛾科)动物大

  • 狭叶荨麻

    药材名称狭叶荨麻别名螫麻子、小荨麻、哈拉海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狭叶荨麻Urtica angustifolia Fisc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定惊,消

  • 大石枣

    药材名称大石枣拼音Dà Shí Zǎo英文名Kansu Crabappl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陇东海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kansuensis (

  • 花鱼

    《中药大辞典》:花鱼药材名称花鱼拼音Huā Yú别名青脖(《中国经济动物志》)。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秉氏鲈鲤的肉。原形态体形长而侧扁。长约20余厘米。头背部平广,头前端较尖,下颌向

  • 十萼茄

    药材名称十萼茄别名猫耳草、红丝线、钮扣子、血见愁来源茄科红丝线属植物双花红丝线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以叶和全株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涩,凉。功能主

  • 紫荆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荆皮药材名称紫荆皮拼音Zǐ Jīnɡ Pí来源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南五味子Kadsura longepedunculata Fin. et Gagnep.;千屈菜科紫薇

  • 泡泡草

    《中药大辞典》:泡泡草药材名称泡泡草拼音Pào Pào Cǎo别名尖叶棘豆、山泡泡、羚羊蛋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鸡骨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骨香药材名称鸡骨香拼音Jī Gǔ Xiānɡ别名鸡脚香、矮脚猪、黄牛香、驳骨消、滚地龙、透地龙来源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鸡骨香Croton crassifolius Geisel.

  • 四叶萝芙木

    药材名称四叶萝芙木别名异叶萝芙木来源夹竹桃科四叶萝芙木Rauvolfia tetraphylla L.,以树汁入药。生境分部广东、云南有栽培。功能主治催吐,下泻,祛痢,利尿,消肿。备注果汁可作墨水和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