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第卷八十。多因产后外感受寒凉或内伤生冷,寒邪乘虚侵袭胞脉,瘀阻冲任。或因气血虚弱,产后益虚无血可下所致。寒袭胞脉者,兼有小腹胀满,刺痛无时,治宜散寒活血化瘀,生化汤加减;中气虚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可表现为多种症状。《医学入门·痫》:“肝痫,面青,摇头,喜惊,作鸡鸣状。”《景岳全书》卷四十一:“面青唇青,两眼上窜,手足挛掣反折,其声如犬者曰肝痫。”《医林绳墨》卷六以
前囟的别称。出《奇效良方》。婴幼儿气血虚弱者,则囟门虚软而不实。
见《分类草药性》。为盐肤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董炳条。
证名。属中风症状之一。《类证治裁》卷一:“唇缓舌强者,解语汤。”
【介绍】:见华佗条。
指七种组成不同的方剂。即大方、小方、急方、缓方、奇方、偶方、复方。详各条。方剂组成的分类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