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又称水谷之气。泛指饮食营养。《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②山谷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谷气通于脾。”王冰注:“谷空虚,脾受纳故。”
见《中药志》。即碧桃干,详该条。
证名。见《赤水玄珠》卷三。指眼珠痛,参见目痛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山柰之别名,详该条。
即温补肾阳。用壮阳补火的药物,恢复脾肾阳气的方法。命门火不足,常见五更泄泻、腹痛肠鸣、四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迟。用四神丸、右归丸之类。
出《新修本草》。即绿矾,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伤寒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箕门痈。见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号凤石。生平不详,人称凤石医仙。
病名。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即痘疮入眼。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