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喉科秘诀》卷下:“初起耳下一边肿大,或两边肿,连颈下俱肿痛,身作寒热。此因风热上攻。”治宜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用普济消毒饮、防风通圣散等加减。
见《广州植物志》。为白背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通经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银海精微》。指患眼遇风痒极者。详目痒条。
【介绍】:见陈虬条。
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即白术散第二方。见白术散条。
见《救荒本草》。为面根藤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寓意草·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证治汇补》卷五:“臭水是肠中逆来。”多因胃气大伤所致。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七。即涌泉疽。见该条。
《症因脉治》卷一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知母、石膏。水煎服。治腋痛属燥火伤肺气者。若胃火上冲,加葛根;肝火旺,加柴胡、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