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劳嗽

劳嗽

病证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①指久嗽成劳或劳极伤肺所致者。《证治要诀·诸嗽门》:“劳嗽。有久嗽成劳者,有因病劳久嗽者,其证寒热往来,或独热无寒,咽干嗌痛精神疲极,所嗽之痰或浓或时有血腥臭异常,语声不出者,补肺汤半贴,加杏仁贝母款冬花阿胶百合各半钱。”《万病回春》卷四:“劳嗽者,干咳声哑痰中有血丝、血屑者是也。”“劳嗽者,盗汗,痰多,作寒热,脉数大无力是也。已上四者,皆是劳力、酒色、内伤或忧思郁结,阴虚火动而嗽者。”《类证治裁》卷二:“虚劳干咳,琼玉膏金水六君煎;脾肺伤损劳嗽,憎寒壮热团参饮子;心肾虚发热盗汗,劳嗽无痰,劫劳散;咳而无痰者,人参同蜜煎胡桃肉细嚼,或二味煎服,名观音应梦散。脾肺虚寒,怯冷痰嗽,加味理中汤肾阴虚,脉细数,下午寒热,干咳颊红,晨服异功散,夜服六味丸肾阳虚,脉微弱,水泛为痰,七味地黄丸肺劳久嗽,饥则胸中大痛,视上唇有白点如米西者,此虫啮其肺,百部膏乌梅槟榔,下其虫自愈。”参见劳咳条。②即火郁嗽。《丹溪心法·咳嗽》:“劳嗽即火郁嗽。”详该条。③即邪嗽、疰嗽。《鸡峰普济方》谓:“今之所谓劳嗽者,无所经见,意其华佗所谓邪嗽,真人所谓疰嗽者是也。”参见邪嗽、疰嗽条。

猜你喜欢

  • 上窍

    指眼、耳、口、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参见七窍条。

  • 偏差

    气功术语。是指练功者在练功过程中,由于选择功法不当,或操作未掌握要领,或因指导不当而致偏离正常,甚至发展到不可自制的程度,造成精神与肉体的痛苦。若出现胸腹胀痛,或头胀重如箍,甚至内气周身乱窜,外动不已

  • 程德济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元代医生。济,一作齐。著《伤寒钤法》,受到王履、万全、徐春甫等人的抨击,指出其偏。

  • 葛可久

    【介绍】:见葛乾孙条。

  • 小邪

    ①指邪气轻浅的病证。《灵枢·刺节真邪》:“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②指中里的病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大邪中表,小邪中里。”此处小邪,后世注家有多种解释:《金匮要略直解》

  • 福泉山人

    【介绍】:见何世仁条。

  • 关窍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汇纂》卷五。即关节。详该条。

  • 土续断

    出《续古今考》。为建兰根之别名,详该条。

  • 月水不通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经闭,详该条。

  • 沉痔

    古病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微涩为不月,沉痔。”即痔下垂。参见内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