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虚秘

血虚秘

病证名。指阴血不足,肠道欠润而致的大便秘结。多见于老弱、产妇、病后或发汗、利小便过度而津涸者。《万病回春·大便闭》:“虚弱并产妇及失血大便不通者,血虚而闭也。”其症头眩心悸,面色无华,唇舌淡,脉细涩,大便虽软,努责不出,治宜养血润肠,可选用润肠丸,大剂四物汤加陈皮甘草、酒红花导滞通幽汤益血丹等。参见虚秘条。

猜你喜欢

  • 楝根木皮

    见《本草纲目》。即苦楝皮,详该条。

  • 鱼胆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老鸦糊之别名,详该条。

  • 清金宁肺丸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七方。陈皮、茯苓、桔梗、贝母、人参、黄芩各五钱,麦门冬、地骨皮、银柴胡、川芎、炒白芍药、胡黄连各六钱,炙甘草三钱,五味子、天门冬、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身、炒白术各一两。

  • 鸡峰普济方

    方书名。30卷。宋代医方,撰人待考(原题宋·张锐撰。据陆心源《仪顾堂集》卷19考证疑为北宋·孙兆撰)。今存者为清代翻刻宋本,已缺2、3、6、8四卷。卷1为医论及炮炙法;卷4~27选录多种病证的治疗方剂

  • 咽喉肿痛

    病证名。为多种喉部疾患之主证。多因于火。火有虚实,虚火者,其人素体阴亏,或伤房劳,阴虚于下,水不制火,虚火上炎所致;实火者,肺经蕴热,或过食膏粱厚味,煎炒炙煿等物,致脾胃积热,薰灼肺系。症见喉关或内或

  • 攀睛

    病名。见《原机启微》。即胬肉攀睛。详该条。

  • 四肢懈惰

    证名。见《医钞类编·肢体门》。即四支解堕。详该条。

  • 蒲包草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香蒲之别名,详该条。

  • 高斗魁

    【介绍】:清代医家。字旦中,又号鼓峰。浙江鄞县人。为当地名医,撰有《医家心法》、《四明心法》、《四明医案》(均1725年)等书。曾与吕留良结交,共论医术,对吕有一定影响。

  • 二合

    经脉的表里关系组合。出《灵枢·经别》。指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相合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