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麻木的别称。《医林绳墨·麻木不仁》:“遍体麻木者,多因湿痰为病。”详浑身麻木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蜀葵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红花汤,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腹结,见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南瓜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相关理论之一。也称乙癸同源。①肝阴和肾阴互相滋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生,故称。此义最为通用。②肝和肾均内寄相火,且相火源于命门。临床上肝或肾不足或相火过旺,常是肝肾并治,或采用滋水涵木,或补肝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臑会,见该条。
【介绍】:见张杲条。
病名。古人对胎前发生神志方面急症的称呼。郑玉峰《郑氏女科真传》:“妊娠怔忡惊悸多睡,腹满连脐急疼,坐卧不安,胎气既成,安养五脏则可。或为喧呼心惊悸乱,皆因气厥,致令胎惊而有此症,兼筋骨伤痛,四肢不安,
见《本草纲目》。为王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