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学入门》卷六。即左金丸,见该条。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合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痰饮之一。因饮邪在肺所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参见痰饮、支饮条。
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物用清水浸漂,除去其毒性、盐分、杂质、腥味。如海藻、肉苁蓉、附子、半夏等。
病证名。又称伤湿眩晕。《东医宝鉴·外形篇》:“湿晕,冒雨伤湿,鼻塞声重而晕,宜芎术汤。”湿晕有寒湿、湿热之分。详寒湿眩晕、湿热眩晕条。
出《南越笔记》。即含羞草,详该条。
眼的部位名。见《银海精微》。即黑睛。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四。即十奇散,见该条。
见《普济方》。为木香之处方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长强,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