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肺喘咳

肺喘咳

病名。见《不居集》卷十五。即肺胀。详该条。

猜你喜欢

  • 产后气喘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气喘者,由败血冲肺、九死一生之症也。……若污血乘虚,由下而上,奔冲入肺,则面黑发喘,最险难治,急宜夺命丹,或琥珀保生锭子急煎,定喘保肺汤可救一二。”属产后危重症。

  • 偃月侵睛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又名偃月障。多由风湿热邪郁滞于上所致。《张氏医通》卷八:“风轮上半,气轮交际,隐隐白白,薄薄盖下,其色粉青,从膜中而来,为害最迟,每每忽之。”本症与偃月翳内障病在瞳神以内

  • 太医院佥院

    元代医官职称。为中级官员,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官阶从三品。

  • 两胁下痛

    证名。指两侧胁肋下疼痛。多由气滞痰凝瘀阻所致。亦可见于肝咳。《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详胁痛、胁下痛各条。

  • 箭头草

    见《普济方》。为紫花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 禄食泻

    古病名。指食入即泻。见《丹溪心法·泄泻》。又称漏食泄。《症因脉治》卷四:“脾气久虚,不受饮食者,食毕即肠鸣腹急,尽下所食之物方快,不食则无事,经年累月,此禄食泻之症。”治宜温补脾肾,用快脾丸、五味丸。

  • 女肠

    出《广雅》。为女菀之别名,详该条。

  • 肝实热

    肝热盛之实证。《千金要方》:“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息忿忿如怒状,名曰肝实热也。”治宜清泄肝热结合疏肝解郁。

  • 月经愆期

    病名。见《类证普济本事方》。①指经行先后无定期。《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经来前后为愆期。”②指错过日期的意思,故或认为是指经行后期。

  • 运痰丸

    《张氏医通》卷十三方。沉香、木香各半两,半夏曲(姜汁、竹沥汁制)四两,黄连(姜汁炒)、甘草各一两,人参、白术、茯苓各三两。为细末,甘草煎汤泛丸,梧桐子大,每服二钱,空腹淡姜汤送下。治脾虚热痰堵塞,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