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上发际
即耳上,见该条。
即耳上,见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
吻的异体字。见吻条。
见广温热论条。
指耳屏的软骨。在外耳门前侧,左右各一。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多因郁怒伤肝,肝气犯脾,湿热下注所致。症见阴户肿胀作痛,或小便涩滞,下腹部不舒,甚则伴有寒热等。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用蛇床子、地肤子、黄柏、防风、苦参煎汤熏洗。
出《物类相感志》。为麻油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见《审视瑶函》。即用夹法,详该条。
医方著作。13卷(包括卷首1卷。余12卷又分上、下,实有25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本书在《医方考》及《医方集解》的基础上选录古今成方1180余首。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1~12将方剂
见《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三。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见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白色液体。参见崩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