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絮针

絮针

古时纺纱织线之针。《灵枢·九针论》:“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

猜你喜欢

  • 蛇头王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一枝黄花之别名,详该条。

  • 盛聚

    盛为实邪,聚为积聚。指实邪积聚,如痰浊瘀血等。《灵枢·厥病》:“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

  • 牛奶根

    见《分类草药性》。为胡颓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 乘年之虚

    运气术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虚指岁运不及,岁气之虚。岁运不及之年,邪气则乘机而侵胜,称“乘年之虚”。《类经》注:“凡岁气不及,邪胜必甚,如乙丁己辛癸年是也。”

  • 黑水凝翳内障

    病名。又名黑花凝翳内障、黑花臀。《秘传眼科龙木论》:“初患之时,不痛不痒,微有头旋眼涩,见花黄黑不定,瞳神微大,翳或青白,宜用金针拨之。”似指由某些内眼疾病所致之并发性白内障。参见圆翳内障条。

  • 五诊

    指五脏辨证。临床要综合五脏见证,审察其阴阳虚实。《素问·方盛衰论》:“合之五诊,调之阴阳,以在经脉。”

  • 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醋咽证治》。嘈杂之简称,俗称心嘈。详嘈杂条。

  • 大伤寒

    病名。指外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病。《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大伤寒,一名正伤寒。立冬后,严寒为重,春夏秋暴寒为轻。”《伤寒全生集》则以正伤寒发病于冬季。与大伤寒之以季节分辨病情轻重者不同。参见正伤寒、伤

  • 风热

    ①风和热相结合的病邪。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较轻、咳嗽、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甚则口燥、目赤、咽痛、衄血等。②病证名。①乳子中风热,表现为喘鸣肩息(出《素问·通评虚实论》)。②风邪外感,表现

  • 脉孤

    脉象。脉来但弦、钩、毛、石,缺乏胃气,为阳气消散之象。《素问·玉版论》:“脉孤为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