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神堂

神堂

经穴名。代号BL4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通过。主治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②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上星,见该条。

猜你喜欢

  • 挺法

    推拿方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使弯曲的肢体挺直的一类手法。如腰、指、趾等关节屈不能伸者,用一手或两手先徐缓地摇关节,然后逐渐使之挺直。

  • 盘肛痈

    病名。《医门补要》卷中:“肛门四周红肿作痛……每易成漏,有数处溃开者盘肛痈。”治疗参见肛漏条。

  • 宫泰

    【介绍】:晋代医生。善治喘病,自拟三物散治喘,效果较好。

  • 灯草

    见《珍珠囊》。即灯心草,详该条。

  • 肠绝

    危重证候之一。《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病人肠绝,六日死……发直如干麻,不得屈伸,白汗不止。”

  • 痰话

    证名。指因痰火而失神乱语。《万病回春·痰饮》:“痰话者,痰火作热,惊惕不安,错语失神者也。”治宜清火、豁痰、宁神。方用加减温胆汤等。参见痰证条。

  • 起落升降

    练功方法。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两足分开与肩等宽,交替作下蹲和起立动作,足跟不离地。适用于膝胯部疾患。

  • 髓中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四满。见该条。

  • 陈瑞孙

    【介绍】:元代医家。字廷芝。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温州路医学正,与其子宅之同著《难经辨疑》,已佚。

  • 鬼邪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足三里。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