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淳于意条。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百眼藤之别名,详该条。
同居经。月经按季来潮,故名。见居经条
病证名,指齿龋而牙龈肿痛,齿缝出脓。《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足阳明、足太阳之脉,并入于齿,风气入其经脉,与血气相搏,齿即肿痛,脓汁出,谓之风龋。”治宜消风镇痛,用赴筵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良姜、
见《四川中药志》。为栝楼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救伤秘旨》。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证名。出《灵枢·五邪》。指因眩晕而跌倒。参见眩晕、中风条。
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生黑豆一斤(以斑蝥二十一个,去头足同煮,候豆胀为度,去斑蝥不用,取豆焙干),炮草乌四两,炮川乌、乳香各二两,没药一两半。为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温酒送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满江红之别名,详该条。
①泛指阳气受郁而出现内热盛的证候。临床表现头痛、目赤、口疮、腹痛、便秘、小便赤,舌红苔黄,脉数实等症。②指情志抑郁,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出现内热的病证。可见头痛、胁痛、失眠、易怒,舌尖边红,脉弦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