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百晬(zui 醉)内嗽

百晬(zui 醉)内嗽

病名。出《幼科发挥》。又名百日内嗽、乳嗽胎嗽。指婴儿出生百日内出现的气憋、痰嗽。主要是由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郁于肺卫,聚液成痰,痰热阻肺肺失肃降气机逆乱所致。临床以发病急,变化快,由肺累及心肝,虚实互见,发热、气粗痰盛、呕吐烦躁、呛奶,呼吸迫促等为特征。类似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一般轻证以清热宣肺,豁痰为治,用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银花连翘;重症者喘憋加重,口围发绀,宜解毒,平喘,化痰,用射干麻黄汤加减;高热惊厥,用羚角钩藤汤紫雪丹心阳不振,宜参附汤人参四逆汤化裁为治。必要时可用中西医两法结合治疗。

猜你喜欢

  • 枳朴大黄汤

    《症因脉治》卷三方。枳实、厚朴、陈皮、甘草、大黄。水煎服。治食积腹胀,一条扛起,痛而欲利,利后稍减者。

  • 野鸡痢

    病证名。①指大便下血。《幼科金针》:“粪前粪后,点滴而下,无腹痛后重者是也。”因湿热内蕴,或风热外受,积于肠道,损伤阴络,血热妄行,下溢肛门所致。治宜清热凉血,用槐花散。②指诸色痢。《幼科发挥》:“痢

  • 俞东扶

    【介绍】:见俞震条。

  • 金匮要略释义

    书名。①湖北中医学院主编。此书以词解、释义的形式为主,帮助读者理解《金匮要略》原文,每篇并附概说和结语。为切于临床实用,删去原本最后三篇。本书1963年初版,1973年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刊印,并将其列

  • 曹家达

    【介绍】:见曹颖甫条。

  • 硬皮草

    见《江西草药》。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

  • 海底

    即会阴。详该条。

  • 神草

    出《吴普本草》。为人参之别名,详该条。

  • 癖结

    病名。指水邪与宿食相搏,结聚于胁下而成的癖块。《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此由饮水聚停不散,复因饮食相搏,致使结积在于胁下,时有弦互起或胀痛,或喘息短气,故云癖结,脉紧实者,癖结也。”参见癖有关条。

  • 陈良佐

    【介绍】:清代医家。字三锡。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与杨璿一起编撰有《伤寒辨摘要》(1784刊行)、《寒温条辨》(1784刊行)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