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后小指侧的高骨处,即手的锐骨部。《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其病实则手锐掌热。”
见上廉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香之别名,详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BL67。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井(金)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布有趾底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并有趾背动脉及趾底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主治头痛,昏厥,
见《滇南本草》。为还阳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十九羊蹄,谓“浸淫日广,痒不可忍,愈后复发,出黄水。羊蹄根捣,和大醋,洗净涂上。”相当于湿疹类的皮肤病。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病名。①是指发生在男女阴部的早期梅疮。见《黴疮秘录》。又名妬精疮、疳疮。由不洁性交而得。其症发于阴茎、龟头、包皮,女子大、小阴唇、阴道等处。初起患处生豆粒大硬结,不痛亦不破溃,即硬性下疳;初起似小疮,
病名。即乳发之南方俗称。见该条。
指针刺得气后,以针上下进退的快慢和用力的轻重来分别补泻的方法。《难经·七十八难》:“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意指插针为补,提针为泻。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提插补泻手法。以反复紧按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