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金樱叶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足上廉二穴,一名上巨虚。”见该条。
见《蟹谱》。即蟹,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金门,见该条。
见《新疆药材》。为刺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刘亩条。
五脏之使。指五脏内在变化反映于外表的五种气色。察色是诊法的基本内容之一。因外表上各种不同色泽的呈现,是内在的五脏所支配的,故名。《灵枢·五阅五使》:“愿闻其五使当安出?……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
病证名。《女科秘要》卷二:“此乃过食生冷,兼有风寒中胃肺经,因而生痰气急。”宜紫苏安胎散(紫苏、枳实、桔梗、大腹皮、贝母、知母、当归、五味子、甘草、石膏、桑白皮)。
筋骨结合的地方。《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书名。胡光慈编。作者用中西医对照方式,对常见儿科疾病扼要地予以介绍,并附治疗方剂。本书中西医对照是初步的,有一些附会和不够恰当的观点。1957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