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并列或一对。骈产即双生。详该条。
见女科辑要条。
《灵枢经》篇名。篇内有九针、十二原穴之论,故名。本篇首先论述上工守神、守机,粗工守形、守关,以及迎、随、徐、疾、补、泻、候气等针刺手法及适应病证。其次讨论九针的名称、形状和用途,以及五俞的循行趋向和十
望诊的简称。详该条。
痰饮的古称。出《脉经·辨三部九候证第一》。详痰饮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疽。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清源(今山西清徐)人。字季裕。建炎中年(1127~1130)曾任朝奉郎、前江南道都总管同干公事。善针灸。撰有《膏肓腧穴灸法》、《脉法要略》等书。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即三仙丹第一方,见三仙丹条。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牛含水之别名,详该条。
《幼幼新书》引杜光庭《指迷赋》儿生“百日名奶腥”。另有“四岁曰奶腥”,参见小方脉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