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胎证型之一。孕妇平素血虚,有滑胎病史,怀孕后阴血益虚,胎失滋养。症见神疲无力,面色淡黄,或有浮肿,腰痠腹痛,甚则阴道流血,以致胎动欲坠。宜补血益气,以防滑坠。方用胎元饮(人参、当归、杜仲、芍药、熟地
三商之一,见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喘》。指寒邪伏肺的气喘。多由邪伏肺中,关窍不通,肺气壅塞所致。症见上气喘逆,呼吸不利,咽喉如塞,如欲呕吐,有时可见身热,脉六部俱伏等。治宜发散为主。如麻黄散、射干麻黄汤、五虎汤等
见《本草纲目》。为羊屎条根之别名,详该条。
自汗证之一。见《赤水玄珠·汗门》。由于阳气虚弱,腠理不密,故汗液易泄。症见畏寒,倦怠,汗出觉冷。治宜温阳固表。可用芪附汤、黄芪建中汤等方。参见自汗条。
①见《浙江中药手册》。为王瓜之别名。②见《中医杂志》(12):812,1958。为桃南瓜之别名。各详该条。
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湿气郁积成毒而致病。其特点为慢性过程,病灶渗出物多并较难愈合。如湿毒积于肠而下注,可致湿毒便血;湿毒下注于肌肤,则小腿溃烂流水,称湿毒流注。
即汗法与下法并用。是对既有表症,又有里实的治法。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胸膈烦热,大便秘结,苔黄白,脉浮滑数等,用凉膈散以解表清里。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惊吐,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