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足太阳筋的支筋,网维于目上胞。《灵枢·经筋》:“太阳为目上网。”
见外科证治全生集条。
书名。1卷。清·潘蔚撰。刊于1877年。分调经、安胎、临产及产后四节。论述简要,内容比较切于实用。本书收入《园医学六种》中。
病名。发生于头面部的湿疮。出《保婴撮要》卷三十二。由脏腑积热,外受风湿,湿热相搏而成。小儿多见。头面皮肤湿红,瘙痒起疹,破流黄水,反复发作,甚则蔓延全身。治宜清热疏风利湿。内服防风通圣散化裁,外搽青黛
医案著作。清·马元仪撰于1713年。本书包括伤寒、杂病、妇科等治案。治疗上着重调和营卫,从气机论治。对病情分析较细致全面。
病名。指宫颈鳞状上皮脱落露出皮下组织呈鲜红色,或由颈管柱状上皮向外生长覆盖,代替了原来的鳞状上皮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白带量多,成黄色或血性可按带下症辨证治疗。多采用宫颈局部上药,如地榆丸(生地榆100
①《卫生宝鉴》卷九方。檀香、人参、羌活、防风各十两,薄荷、荆芥穗、甘草各二两,石膏四十两,细辛五两。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治头昏目眩,脑痛耳鸣,鼻塞声重。②《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黄芩、蝉蜕
①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瞳孔(正视时)直上入发际1寸处。主治头痛,眩晕,感冒,鼻塞,目赤肿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②太阳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易学术语。《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指原始混沌之气,由此气运动而分阴阳,由阴阳而生四时,进而出现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物质或现象,推衍为宇宙万事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