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劳嗽

劳嗽

病证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①指久嗽成劳或劳极伤肺所致者。《证治要诀·诸嗽门》:“劳嗽。有久嗽成劳者,有因病劳久嗽者,其证寒热往来,或独热无寒,咽干嗌痛精神疲极,所嗽之痰或浓或时有血腥臭异常,语声不出者,补肺汤半贴,加杏仁贝母款冬花阿胶百合各半钱。”《万病回春》卷四:“劳嗽者,干咳声哑痰中有血丝、血屑者是也。”“劳嗽者,盗汗,痰多,作寒热,脉数大无力是也。已上四者,皆是劳力、酒色、内伤或忧思郁结,阴虚火动而嗽者。”《类证治裁》卷二:“虚劳干咳,琼玉膏金水六君煎;脾肺伤损劳嗽,憎寒壮热团参饮子;心肾虚发热盗汗,劳嗽无痰,劫劳散;咳而无痰者,人参同蜜煎胡桃肉细嚼,或二味煎服,名观音应梦散。脾肺虚寒,怯冷痰嗽,加味理中汤肾阴虚,脉细数,下午寒热,干咳颊红,晨服异功散,夜服六味丸肾阳虚,脉微弱,水泛为痰,七味地黄丸肺劳久嗽,饥则胸中大痛,视上唇有白点如米西者,此虫啮其肺,百部膏乌梅槟榔,下其虫自愈。”参见劳咳条。②即火郁嗽。《丹溪心法·咳嗽》:“劳嗽即火郁嗽。”详该条。③即邪嗽、疰嗽。《鸡峰普济方》谓:“今之所谓劳嗽者,无所经见,意其华佗所谓邪嗽,真人所谓疰嗽者是也。”参见邪嗽、疰嗽条。

猜你喜欢

  • 奶栗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即乳癖,见该条。

  • 病名。出《卫济宝书》卷上。①其症肿块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故名。溃后血水淋漓,臭秽难闻,不易收敛,甚则危及生命。即恶性肿瘤。本病发无定处,多按生长部位或症状而命名,如乳岩(岩通癌)、

  • 萎贝养营汤

    《温疫论》卷上方。知母、天花粉、贝母、栝蒌、橘红、白芍药、当归、苏子。加生姜,水煎服。治温病下后阴伤,痰涎涌盛,胸膈不清。

  • 燕口疮

    病证名。又名燕口、口吻疮。指口角生疮而湿烂。《诸病源候论》卷五十:“此由脾胃有客热,热气熏发于口,两吻生疮,其疮白色,如燕子之吻,故名为燕口疮也。”亦见于《疡医大全》卷十四。多由脾胃有热上攻口唇所致。

  • 归芍异功散

    见《类证治裁》卷七。即归芍异功汤作散剂。治证同。见归芍异功汤条。

  • 宫冷不孕

    见《济阴纲目》。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 史国信

    【介绍】:见史宝条。

  • 淡白喉痈

    病名。《喉科指掌》卷五:“此症因脾肺受寒,其色不红,若用寒冻之剂,七日之内必成脓。”系指患喉痈之色淡白者。身发寒热,六脉俱紧。治宜温散寒邪。方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或针刺少商、商阳两手四穴出血。

  • 神祐丸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甘遂(面裹不令透,水煮百余沸,取出用冷水浸过,去面焙干)、大戟(醋浸煮干)、芫花(醋浸煮)各半两,黑牵牛子、大黄各一两。为细末,水泛为丸,小豆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临卧温水送下。

  • 经水断绝

    亦名经断、经绝。①指妇女到五十岁左右,由于肾气已衰,天癸衰竭,冲任胞脉俱虚,以致月经断绝,是生理现象,不作病论。②指病理性月经停止,即经闭。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