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寿世保元》卷七。即紫苏饮,见该条。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病名。指受寒所致咽喉生疮而失音。《世医得效方》卷十七:“咽喉生疮、冷闭,声不出者,秘传降气汤去陈皮加黄芩煎。”仍于喉下咽管口灸三壮即愈。
心下膈上的脂膜。《素问·痹论》:“熏于肓膜。”王冰注:“肓膜谓五藏之间,鬲中膜也。”
【介绍】:见王泰林条。
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见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川芎、当归、桔梗、炙甘草、连翘、菊花各七钱,防风、荆芥、羌活、藁本、薄荷各五钱,滑石、石膏、白术、黄芩、栀子各一两。先将滑石、石膏另研,余作细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一钱二
切脉指法。用重指力按脉,以求沉分之脉象。《诊家枢要》:“重手取之曰按。”
即膜原。《灵枢·岁露论》:“其内搏于五脏,横连募原。”详膜原条。
指气候寒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凉反至……火气遂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