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月船
周月船,与王同祖有交(《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四《学诗初稿·与月船周君话别》)。
- 周锷
明州鄞县人,字廉彦。周师厚子。神宗元丰二年进士。调桐城县尉,辞不赴,益究治六经诸子百家之说,悉著论其本旨。游颍昌府,访其舅范纯仁,过洛,见文彦博、司马光,皆见器重。后知南雄州,以言边事忤时相,入党籍,退休于家,学者称为鄞江先生。有文集。
- 焦竑
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号漪园、澹园,生于江宁(今南京),祖籍山东日照(今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大花崖村),祖上寓居南京。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会试北京,得中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官翰林院修撰,后曾任南京司业。明代著名学者,著作甚丰,有《澹园集》(正、续编)《焦氏笔乘》《焦氏类林》《国朝献徵录》《国史经籍志》《老子翼》《庄子翼》等。
-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周公旦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 徐悱
(?—524)南朝梁东海郯人,字敬业。徐勉次子。幼聪敏能文,起家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掌书记。累迁晋安内史。
- 鲜于枢
鲜于枢(1246-1302),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汉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先后寓居扬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传。
- 龚茂良
龚茂良(1121-1178),字实之。莆田龚屯人。后迁居城关义井街和美巷。宋绍兴八年(1138)登进士第。初授南安县主簿、邵武司法。又调泉州观察推官。以廉勤称,赈济灾民,为民称颂。宋淳熙元年(1174)拜参知政事,叶衡罢相,茂良以首参代行宰相职。因其主抗金,对劾奸赈灾尤力。与蔡襄、陈俊卿、方信孺称为“莆田四贤”。
- 张贾
(?—830)唐贝州清河人。排行十二。德宗贞元二年,登进士第,以侍御史为华州上佐。贞元末,东都留守韦夏卿辟为僚佐。宪宗元和元年,官礼部员外郎。历户部郎中,迁尚书左丞。穆宗长庆元年,为兵部侍郎。文宗大和元年,官左散骑常侍。寻以兵部尚书致仕。能诗,与刘禹锡友善。
- 徐摛
(474—551)南朝梁东海郯人,字士秀,一字士缋。幼好学,及长遍览经史,属文好为新变,春坊尽学之,号为宫体。初为晋安王萧纲侍读,及纲为太子,累官至太子左卫率。侯景乱,摛独侍简文帝。简文被幽闭,摛气忿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