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é

【源】 ①商纣王之谀臣蜚廉(一作飞廉)之子名革,后因以为氏,见《姓源》(17,60)。 ②相传为汤臣夏革之后(60)。③革、棘,古时为同姓(60)。④西夏人姓,见《宋史》(60)。⑤满、蒙古(344)、羌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清河(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革朱,汉时煮枣侯(7,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围场,山西之太原、大同,陕西之韩城,甘肃之徽县,新疆之塔城,湖北之监利,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入声” 部。《姓氏考略》 注其源: ①其注引 《姓源韵谱》 云: “蜚廉之子名革,后因氏。” 此以名为氏,系出赢姓。②其注引清张澍之说云: “革与棘同姓,棘子成,《人表》 作革子成。”革子成乃春秋时卫国大夫。③又云: “或汤臣夏革之后。”汤,即商汤,商之开国君主。夏革,疑乃禹后,以国为氏,其后或以祖辈名为氏,系出姒姓。④又云: “《宋史》 夏国有革氏。”则此出自羌族之党项人。望出清河。

或音jí。亦为姓。

汉初有革朱,煮枣侯; 宋代有革瓦娘; 明代有革从时,成化进士。

猜你喜欢

  • 卑徐

    读音:bēi xú【源】 春秋时小邾子之后,见《路史》(17,60)。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路史》云: “小邾子之后。”小邾,周代国名。其地在今山东滕县东南,曹姓。故卑

  • 陽劉

    读音:Yángliú【综】 系阳、刘二单姓合成。今湖南城步有此姓。

  • 都嚕

    读音:Dūlù【源】元时人姓(24)。至清时为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长白山、黑龙江等地(23,63,180,260)。 【变】①后改为郝氏(24)。②亦作〔都鲁〕(180,260)。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

  • 遬濮

    读音:Sùpú历史上匈奴族姓氏。汉代匈奴部落名。《辞源》有载; 《郑通志·氏族略》 作 “遫僕”。

  • 渾沌

    读音:Húndùn【源】 太昊(即伏羲)之良佐浑沌之后(12,15,60)。【变】 亦作〔浑屯〕、〔浑敦〕、混沌(60,62,91)。而作〔屯浑〕(6,7),误。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 大竺

    读音:Dàzhú《姓氏词典》 引 《南史》收载,其注称: “南北朝有大竺阿珍。” 未详其源。

  • 師宜

    读音:Shīyí【源】 春秋时宋大夫师延宜之后,其子孙去延存宜为师宜(60,62)。【人】 师宜官,东汉时南阳人,善隶书(6,11,12,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郑樵将其归

  • 读音:Cái【源】 见《清稗类钞·姓名类》(86)。【人】 劖般,春秋时宋大夫,见《杨升庵集》(21)。《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春秋时宋大夫有劖般。” 《汉语大字典

  • 阿日根扎

    读音:A-fúgānrìgēnzhā/Argamja【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巴林右旗东部有此姓(384)。

  • 哈什克忒

    读音:Hàshíkètè【综】 清时驻防察哈尔正蓝旗有哈什克忒氏(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