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丘
周宣王支子食采于谢丘,因以为氏。(见《风俗通》)
周宣王支子食采于谢丘,因以为氏。(见《风俗通》)
读音:jū【音】 又音Qǔ(62,91)。【源】娵訾氏之后(60,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并注其源: ①其引 《姓解》 云: “娵訾,辰名,盖古之天官,因以为
读音:sī【源】 ①夏王桀蔽于斯观,见《荀子》(21),当为斯氏之祖。②蜀之西南夷种有斯氏,遂以为姓,见《通鉴》胡三省注(17,60,62)。③蒙古族姓(369)。【望】 东阳、渤海(17,21,60
读音:Nèn【综】 ①隋、唐时西域苏毗部羌人姓(444),史书上亦称农氏(194)。苏毗系藏族先民,在唐时灭于吐蕃。故称历史上藏族姓(217)。②源出不详。江西宁都有此姓(280)。《姓氏词典》 收载
读音:Sè’ěrbā【综】 夏尔巴人姓。世居西藏聂拉木县樟木口岸、定结县陈塘区等地(435)。
读音:Rùn【综】同闰。台湾分闰、閠为两姓。台湾南投有此姓(68,26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甘肃之舟曲等地有分布。此姓系韩城等地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 闰,或同“闰”,与闰
读音:zǐ tíng【源】 ①春秋时鲁大夫子庭,其后以字为氏(6,60)。②系自姓,春秋时楚国公子午,字子庭,其后以字为氏(6)。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
读音:Yìbùlà《姓氏词典》 引 《补元史》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亦不剌·金; 明有亦不剌·阿尔秃斯。” (按: 疑此为“亦卜剌”之别译。)
读音:Mǎo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按:小山之顶为峁,我国西北地区常用以称地名,因以地为姓。)
读音:Lián【源】①陆终第三子惠连之后有连氏(60,62)。②春秋时齐大夫连称之后有连氏,见《左传》(6,7,12,17)。③春秋时楚有连尹、连敖等官名,连姓必有以官为氏者(60,62)。④鲜卑人姓
读音:Zhuāng【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2)。安徽淮南(362)、江西修水(304)、贵州黎平(358)、台湾彰化(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邑有分布。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