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áng

羊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官为氏,出自周官羊人之后,其子孙以官职为姓。二是出自羊舌氏,为春秋时晋国大夫祁盈之后,始封于羊舌(今山西洪洞、沁县一带),其后人去舌为羊氏。

羊姓历史人物有羊祜,西晋人,督荆州,得民望,为平吴立下功勋。羊祜病逝,远近百姓皆痛哭,

羊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零二位。


【源】 ①周官羊人之后,以官为氏(7,60)。②春秋时晋羊舌大夫之后,春秋末始改羊舌复姓为羊氏,秦乱徙居泰山(9,11,12,17)。③西汉时零陵蛮有羊氏(60,63)。④青海白马人额珠家,汉姓有羊氏(220)。⑤白族姓。【望】 泰山(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羊斟,春秋时宋大夫(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上海之松江,湖北之武昌,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澄海、吴川,云南之陇川、泸水、兰坪等地均有分布。汉、回、白、彝、傣、黎、东乡、傈僳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即羊舌氏之后。春秋末始单为羊氏。秦乱,徙居泰山。” 以邑为氏,当系出姬姓。②《姓氏考略》 据 《古今姓氏书辨证》注云:“出自周官羊人之后,以官为氏。” ③其又注:“零陵蛮有羊氏。”望出泰山。④回族之羊姓,或为杨姓所改。《中国人的姓名·回族》 载: 明太祖驱逐元顺帝,收复大都 (今北京) 后,下令 “都人” (元朝仕宦的后裔) 一律南迁。益都地方 《杨氏家谱》 载,“至大明洪武元年 (1368年) 兵取大都,大将军令都人南迁,六世祖遂携莫苏及二女奔青州……尝居羊市,易姓为羊。”

春秋邾有羊罗; 宋有羊斟; 战国有羊平; 秦有羊百章; 汉代有羊丰; 晋代有羊祜。

猜你喜欢

  • 读音:Huán【音】 还氏有Huǎn、Xuán两音(17)。且源出不详。参见还(Xuán)姓。【源】①春秋时宋微子之裔,公子衎食采于萧(故城在今江苏萧县),萧大夫还无社之后有还氏,见《姓源》(17,6

  • 公賓

    读音:Gōngbīn【源】 春秋时鲁大夫公宾庚之后,见《风俗通》(11,17,60)。【变】 一作〔公賔〕(9,62)。【人】 公宾就,东汉王莽时校尉,北海人,斩莽首传于宛(6,21)。历史上罕见复姓

  • 鄂佳

    读音:jiā【综】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图城阿之妻为鄂佳氏(260)。

  • 读音:Nǎo【综】 脑解,南北朝时梁国江东太守,见《江醴陵集》(2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亦收载,未详其源。元代有脑忽。

  • 壤驷

    读音:Rǎng sì壤驷姓来自秦国壤驷赤。春秋时,秦国有贵族名为壤驷赤,其后人遂以壤驷为姓。壤驷姓早期居住在陕西、山西一带。壤驷姓历史人物有壤驷赤,他为学习礼制,学习用智慧和文化去治理国家,特

  • 光從

    读音:Guāngcóng现行佤族姓氏。今云南之西盟有分布。此姓系西盟县公安局提供。原有 “奴隶的后代” 之意,或从汉姓“魏”。未详其他。

  • 赫爾拉特

    读音:Hè’ěrlātè【综】清蒙古正白旗(259)、驻防呼伦贝尔正蓝旗(259,260)中均有赫尔拉特氏。

  • 读音:Jiàn【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大全》(91)。河北乐亭(374)、山东新泰(359)、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河南之中牟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 叔敖

    读音:shū ào【源】 相传楚国君蚡冒之后蒍艾猎,为令尹,字叔敖,以字为氏(12,17,62)。【它】 邓名世云:孙叔是字,敖为名,何以叔敖为氏(7,26)?!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Tuī【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新编千家姓》(73)。河北大名(62)、北京、四川成都(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涉县、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