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ài

【源】 ①系自姬姓。周公之子祭伯,为周畿内诸侯,相天子为三公,后以国为氏(6,7,12,15,17)。祭,故城在今河南郑州东北15里。②春秋时郑有祭仲邑(故城在今河南中牟之祭亭),卫有祭城(故城在今河南长垣东北),居者或以邑为氏(21)。一说,郑大夫祭仲,字仲足,始为祭封人,因为氏(7,10)。【望】 管城、太原(15,17,21,60,418)。【布】 安徽淮南(362)、河南巩县(301)、江西广丰(328)、上海嘉定(351)、山东新泰(359)、台湾桃园(68,261)、四川蓬溪等地均有此姓。【人】 祭癸,汉宣帝时弘农太守(21)。祭宗舜,明时陕西蒲城县丞(24)。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大同、长治,浙江之椒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东平等县公安局提供,《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亦载。旧音zhài。

猜你喜欢

  • 執失代

    读音:Zhíshīdài【源】 见《通志·氏族略》(60,62)及《广韵》(63)。《姓氏考略》、《姓氏词典》、《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 俱收载,均引自《通志·氏族略》。且与 “

  • 读音:Lǎo/Lau【源】源出不详。湖南湘潭有此姓(373)。

  • 郎依

    读音:Lángyī【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郎依氏(254)。

  • 读音:Qióng《姓氏词典》 引 《新纂氏族笺释》 收载,未详其源。(按: 筇,竹杖,当指此物以为姓。)

  • 读音:Zhǎ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上海(91)、浙江余姚(389)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 揚石

    读音:Yángshí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杨食” 曰: “一作 ‘扬石’。” 郑樵注引扬雄《自叙》 云: “叔向,晋太傅,食采扬氏,其地平阳扬氏县是也。叔向生伯石字食我

  • 也先

    读音:Yěxiān【源】 非汉族姓,见《姓乛》(17,62)。一说,明时北方瓦剌部可汗也先之后(91)。【变】 一作〔野仙〕(17,62)。【人】 野仙普化,曾任四川廉访使,见《元史》(17,62)。

  • 達薄干

    读音:Dábógān【源】 高车(即铁勒)部十二姓,六曰达薄干氏(27,70)。即达步干氏(60)。【变】 ①省译为达薄、达步、或达勃(70)。②亦作〔达摩干〕(17)、〔达卢干〕(21)。历史上高车

  • 读音:Nèi/Ney【源】 见《姓苑》(17,21,24)。 【布】北京、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 【人】内宜之,汉时谋士,见《奇姓通》(21,24)。

  • 茘非

    读音:Lìfēi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茘非”云: “《广韵》 ‘羌复姓有茘菲氏。’ 一作‘茘非’,又作 ‘丽飞’,或作 ‘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