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石抹

石抹

读音:shí mǒ

【源】 ①契丹太祖后萧氏,能用兵。金灭契丹,易萧氏为石抹氏,见元许谦《白云集》(71)。一说,石抹在辽为述律氏,号称后族,辽亡,遂讹述律为石抹氏,见《元史·石抹也先传》(57)。因此金元时石抹氏,即辽时述律氏,亦即萧氏(71)。 ②奚有五王族,世与辽人为婚姻,附姓述律氏中,见《金史·回离保传》(56,71)。奚为古族名,南北朝时称库莫奚,分布在饶乐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营游牧生活。唐时,首领李大酺被封“饶乐郡王”,唐玄宗以固安公主妻之。当时与契丹被称“两蕃”。唐末,一部分奚人在首领去诸率领下西徙妫州(故治在今河北怀来),别称“西奚”,东西奚先后附辽,多散居于中京地区,渐与契丹人相融。奚族五姓为遥里、伯德、奥里、梅知、揣(辽史作楚里),是则遥里得称石抹(71)。【变】 ①清《续通志·氏族略》作〔舒穆噜〕(24)。 ②亦作〔石米〕(71)。 ③后改姓萧(21,71)、米、郑(71)等姓。【人】 石抹元毅,本名神思,金时咸平府路酌赤烈猛安莎果歌仙谋克人,抚州刺史(71)。石抹也先,元时辽人,授御史大夫,领北京达路花赤(61)。


历史上少数民姓氏。金代为女真族姓氏,汉姓为 “”。《金史·国语解》 收载; 又,《元史·石抹也先传》载: 石抹也先者,辽人。其先尝从萧后举族入突厥,及后还而族留。至辽为述律氏,号称后族。辽亡,改述律氏为石抹氏。至清,则融为满族,清人译作舒穆禄,疑别作 “石穆鲁”。

金代有石抹元、石抹仲; 元代有石抹宜生; 又有石抹孛迭儿,契丹人,霸州路元帅。

猜你喜欢

  • 丁靈

    读音:Dīnglíng本古部族名。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即生活在北海 (贝加尔湖) 以南、独洛河 (土刺河) 以北地方的一个部落联合体,或写作丁零、丁令。族人或以部族名为氏。其俗乘高轮车,北魏

  • 魏彊

    读音:Wèiqiáng【源】 系自姬姓。魏武子(即魏犨)支孙庄子快之子犨,以魏彊为氏(6,7,12,17,60)。【变】 一作〔魏强〕(6,7,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

  • 读音:Xī【源】 伏羲氏之后有牺氏(19,21)。【人】 牺仲,汉时王莽太师(21)。《姓氏词典》收载。其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太昊伏羲氏之后为氏。’伏羲氏,一作包牺,也称牺皇。”

  • 烏聊

    读音:Wūliáo【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吉爾門

    读音:Jí’ěrmén【综】 清时奉国将军之妻为吉尔门氏(260)。又,清蒙古镶白旗中有吉尔们氏(259),〔吉尔们〕似即吉尔门之异译。

  • 读音:Liú《姓氏词典》收载, 其注云: 飂叔安之后有飅氏(据《路史》)。飅叔安即廖叔安, 见《汉书·古今人表》。(按:飅, 当即飅之不规范简化字。)《汉语大字典》作飗, 简化为飗, 参见

  • 读音:Zú【源】 古代制石箭者以为姓(91)。《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历史上的姓氏。古代制石箭者以为姓。”䃚, 当指石制箭头。

  • 读音:Zāng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虎朗固

    读音:Hǔlǎnggù现行裕固族姓氏。来自唐代回纥内宰相族姓“胡咄葛”。本部落名,以部落名为姓。或别作“贺朗格”、“虎那格”、“呼朗嘎特”、“霍尔勒”,后或改单姓“贺”,盖取虎朗固氏之首音

  • 護骨

    读音:Hùgǔ【源】 北魏时匈奴别种高车部有护骨氏(11,44,60,70)。【变】 ①一作纥骨氏(60,62,70)。②后改为胡氏、元氏(70)。历史上高车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