璦
读音:Ài
【源】 见《姓苑》(9,63)、《古今姓氏书辨证》(7)。
《姓氏词典》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收载,未详其源。
【源】 见《姓苑》(9,63)、《古今姓氏书辨证》(7)。
《姓氏词典》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A-kǔ【源】 彝族姓(375)。
读音:dōng yáng为春秋时齐鲁晋邑名,其先列国大夫,以邑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 〈南朝宋〉东阳无疑,散骑侍郎。
读音:Xīyùnāzhēng【源】 西夏人复姓。由息玉、那征两个西夏姓所合成(95,240)。
读音:Wàimǒ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氏中有外抹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鄂尔克岱〕(24)。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
读音:Bù’ěrkè【综】 清蒙古正蓝旗中有布尔克氏(259)。
读音:Fèi《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Dáshí【综】 景颇族姓。属景颇支系,汉姓为石(166)。
读音:Sù【源】见《姓苑》(7,9)。【变】一作〔樕〕(60)。【望】晋陵(17,418)。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入声”部,其注云: “望出晋陵。”未详其源。又,《中文大字
读音:Shèshětí【源】 唐时西突厥十姓之一,属咄陆部,全称为摄舍提暾啜(428)。以部为姓。
读音:Mùbālá/Mubarag【综】 元时蒙古人姓(33)。然木八剌(Mubarag)系元时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如鄞县达鲁花赤木八剌沙,南台御史木八剌乞(399)。疑“木八剌”非姓,今姑录此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