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夏
珞巴族姓氏。出自崩如部落。本父系氏族名,或以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珞巴族姓氏。出自崩如部落。本父系氏族名,或以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Tāo【综】 源出不详。台湾高雄有此姓(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Báliè【综】 或由拔列兰氏省去兰字,改为拔列氏。后又有改姓梁氏者(17,27,62)。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其注引《姓觿》云:“古代我国少数民族姓。‘夷姓。《后魏·官
读音:Dǔxīn《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云: “极罕见复姓。”未详其源。(按: 疑此乃 “覩斯” 之误,盖斯、新形近似而讹。)
读音:Guìdé【综】清镶红旗满洲领催索柱之妻为桂德氏(260)。
读音:Wūliánghǎi【源】 ①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喀喇沁、乌噜特(23,63,260)。元时蒙古部落兀良罕,至清改译为乌梁海,故系以部为氏(23)。清时内扎萨克之喀喇沁土默特左翼都统皆乌梁海
读音:Dàibèi【源】 湘西苗族姓(402)。
读音:Wúlìxī【综】 鄂温克族姓。索伦部拉哈千、纳敏千等部落均有吴立西氏,汉姓为武(192)。
读音:Zhūgě【源】①黄帝有熊氏之后有詹葛氏,齐人语讹诸葛,见《世本》(12,62)。②夏商时诸侯葛伯之后(12)。居诸县(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南30里),谓之诸葛。又云,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徙阳都(故
读音:Wēihè【源】 西夏人姓(24,63)。【人】 威赫伊特,西夏将(24,63)。历史上羌族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辽兴宗十九年正月,遣使问罪于夏。夏将旺布等攻之
读音:shī【源】 ①周时周大夫食采于尸乡(故址在河南偃师西南之新蔡镇,亦称尸乡,成汤所都之处),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2,15,17)。②据说因仇而改姓尸。【望】 晋阳(17,418)。【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