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延陵

延陵

读音:yán líng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吴王少子札,食邑延陵(故地名,参见延氏),后世以邑为氏(6,7,9,11,17)。【布】 台湾台东、台北(64,68,261)、北京(91)等地均有此姓。【人】 延陵玉,战国时赵襄子谋臣,见《尚友录》(6,7,21)。延陵盖,宋太祖时镇军将军,长沙王,见《宋书》(7,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姬姓。吴季札居延陵,因氏焉。亦为延州来氏。”此以地为氏。延陵,或作铅陵,春秋吴邑,其地在今江苏之武进。

春秋末有延陵玉,赵襄子谋臣; 南朝宋有延陵盖,镇军将军; 唐有延陵宗,和州将。

猜你喜欢

  • 读音:Zhōng/Jong,Jung【源】 见《直音》(15,63)。

  • 读音:Zū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篤思剌

    读音:Dǔsīlá【综】 元时蒙古人姓(33)。

  • 读音:Xià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福建之邵武、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姓氏词典》 引《中国姓氏集汇编》亦收载,未详其源。

  • 烏喇那拉

    读音:Wūlǎnàlā【综】 清世宗孝敬宪皇后为乌喇那拉氏(72)。又,清太宗继妃为乌拉纳喇氏,亦作〔乌喇纳喇〕(72),〔乌拉纳喇〕似即乌喇那拉之异译。

  • 别帖乞乃蠻歹

    读音:Biétiēqǐ′nǎimán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续通志·氏族略》译作“布德吉鼐满岱”。

  • 烏蘭

    读音:Wūlán【源】 ①代北人姓。系乌落兰之省文(27)。北魏孝文时改乌兰氏为兰氏(6,12,27)。②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呼伦贝尔(23,63,260)。今蒙古族仍有此姓(384)。【变】 一作〔乌

  • 读音:Suì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及雁北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引《宋书》亦收,未详其源。南朝宋有碎奚。

  • 惹尼

    读音:Rění【源】 彝族姓。属丁惹家支(375)。

  • 读音:Jiǎn【源】 见《姓苑》(9,11,12)、《直音》(15)。马韩国(古国,在今朝鲜境)渠帅官名有俭侧,见《后汉书·东夷》。后人或以官为氏(62)。 【望】 白水(17,418)。 【布】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