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ěi《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tǐ见《姓苑》。
读音:Bào暴姓为以国为姓。东周时,有王族大夫辛被封在暴邑(今河南郑州北),其国民以国为姓。古代时候暴氏望族多出自河东郡。暴姓历史人物有暴胜之,西汉御史大夫。抵制盗贼有方,威震州郡,荐人从不疑
读音:Dàng【源】 系自子姓。春秋时宋桓公子之公子荡之后,子孙以王父字为氏(7,9,17,21,60)。【望】 睢阳(17,60,418)。【布】 江苏武进(314)、广东顺德(363)、贵州赤水(
读音:wǔ lǐ【源】 汉时零阳蛮之姓,见《姓苑》(11)。零阳故城在今湖南慈利东。五里为地名,盖以地为氏(60,62)。【人】 五里清夫,东汉时南方零阳蛮,见《汉书·南蛮传》(11,60)。历史上罕
读音:Běngǔ【综】 纳西族姓。“本古”意为村头,以方位为姓(432)。
读音:Wāng汪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姬姓。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成公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以邑为姓氏者。二是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为夏朝诸侯之一防风所改。后
读音:Zháhāqí【综】 清正蓝旗满洲领催塔忻塔之妻为扎哈齐氏(260)。又,清正白旗蒙古前锋护军胡禄素之妻为查哈齐氏(260),〔查哈齐〕似即扎哈齐之异译。
读音:Jiē【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安徽淮南(362)、台湾宜兰、花莲、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中国姓氏大全》 亦
读音:Hètún【源】北魏大统年赐义州刺史侯植为侯伏侯氏,孝武帝时又赐姓贺屯氏,见《周书》(27,60,70)。 【变】亦作〔贺吐〕(27,60)。后魏时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