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基納喇
读音:Hàjīnàlǎ
【综】 清时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哈基纳喇氏(256)。
【综】 清时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哈基纳喇氏(256)。
读音:Hèqì《姓氏词典》 引 《元和姓纂》 收载,后或有改为单姓“嚇”者。未详其他。
读音:nán xiāng南国高士全隐遁于南乡,因以为氏。(见《风俗通》)南乡氏,晋高士居隐南乡,因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地为氏》)
读音:Cháshòu【源】 西夏人姓(95)。
读音:zhé【音】 又音(Shé)(17,75)。【源】 ①春秋时齐大夫折文子之后,见《姓氏大全》(17,21)。②东汉时武威太守南阳人张江封折侯(折侯国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南70里),曾孙名国,为郁林
读音:Bàiyīnggé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墨尔根城(23,63,180,260)。【变】 亦作〔拜音格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墨尔根城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读音:Nándùn【源】 顿,周时姬姓国(故城在今河南项城北50里南顿故城),春秋时灭于楚,其后有顿氏、南顿氏(19,21)。
读音:/Eh,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Tóngbái《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北京市革命烈士英名录》 云: “今北京市大兴县有此姓。”
读音:Lùlú【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甘肃伏羌县(故城在今甘肃甘谷)有鹿卢山,或以地为氏(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ánchéng【源】系自曹姓。春秋时邾娄国君武公,字颜,谥成,其后以字合谥为氏(12,21,60)。【人】颜成子游,见《庄子》(6,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