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博爾濟吉特

博爾濟吉特

读音:Bóěrjìjítè

【源】 清蒙古八旗姓。凡十二派,出锡喇穆楞、乌鲁特、扎鲁特、克什克腾、克鲁伦、察哈尔、呼伦贝尔、巴岳特、科尔沁、阿霸垓、乌叶尔百柴、阿禄科尔沁等地(23,63,260)。博尔济吉特氏为元太祖裔姓。清时根据所封官爵名称而分族别氏,这在《清史稿》中可以看到。如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阿巴海博尔济吉特氏、浩齐特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等(72)。《清通志》所录官爵名号有:所赉特、都尔伯特、郭尔罗斯、喀喇沁、土默特、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阿鲁特、阿噜、科尔沁、翁牛特、克什克腾、喀尔喀左翼、喀尔喀右翼、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鄂尔多斯、喀尔喀、土谢图、车臣、扎萨克图、赛音诺颜、阿拉善厄鲁特、和硕特(23)。【变】 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之蒙古族姓有博尔只吉特氏(318),〔博尔只吉特〕似即博尔济吉特之异译。【人】 博尔济吉特阿喇善,清满洲镶黄旗人,顺治间累官刑部尚书,封一等男(61)。


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蒙八旗姓氏之一,乃元太祖成吉思汗后裔,散处锡喇、穆楞乌噜特、扎噜特、克噜纶、察哈尔、乎伦贝尔、克什克腾、阿巴噶、巴岳特等地方。或云: 成吉思汗十一世祖孛儿只吉歹 (按:当即 “博尔济吉特”之别译),以部为姓。后或改为单姓包,盖取博尔济吉特之首音谐近似音之 “” 而得。

清咸丰时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姓此氏。

猜你喜欢

  • 读音:Zōu邹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姒姓,越王勾践之后。二是源自曹姓,以国名为姓。周代有邹国,又称邾娄,后为楚所灭,后世子孙有以邹为姓氏者。邹姓主要发祥于今山东邹城。西汉以后,邹姓一支迁

  • 郁闾

    读音:yù lǘ吴后有郁闾氏。(见《路史》)

  • 读音:Qīng【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安徽淮南有此姓(362)。【人】 顷宪,汉时人,见《印薮》(15,21,63)。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南之益阳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引《

  • 吾邱

    读音:Yú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吾,音 ‘鱼’。即虞邱氏也。晋大夫虞邱子,著书; 楚庄王相虞邱子,荐孙叔敖自代者。” 虞邱,春秋晋邑 (按: 此从郑樵。

  • 璞陽

    读音:Púyáng【源】见《姓苑》(17)。 【望】陈留(17,60)。 【人】璞阳逸,汉时长沙太守(17,60)。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未详其源。汉代有璞阳·逸,长

  • 晃兀

    读音:Huǎngwù【源】 金时女真人姓,见《三朝北盟会编》(71)。

  • 舍利

    读音:shè lì【源】 唐时北番部落有舍利部,以部为姓(7,12,60)。【变】 后改为李氏(12,21)。【人】 舍利阿博,唐时龙朔中左卫大将军(12,21)。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 读音:yáo帝尧之后,以谥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尧氏,帝尧之后,支孙以为氏。望出河间、上党。(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后魏>尧暄,长子人,北部尚书。<隋>尧君

  • 读音:hū【源】 ①仲忽之后有忽氏,见《姓苑》(15,21,60),当以名为氏。 ②元时回回人纳速剌丁之弟云南行省左丞忽辛之后(60,62)。一说,元时蒙古姓忽辛、忽都之后均改为忽氏(91)。【望】

  • 子駒

    读音:Zǐjū【源】 春秋时鲁公族之后有子驹氏,见《路史》(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左传》注云:“鲁之公族有子驹氏。”此以字为氏,系出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