劒
【源】 见《姓觿》(17)。【望】蜀郡(17,418)。【人】劒牟岭,唐时高丽酋长,见《唐书》(17)。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按:劒,剑之异本字, 或以之为剑姓之分族。当与剑姓同源。)
【源】 见《姓觿》(17)。【望】蜀郡(17,418)。【人】劒牟岭,唐时高丽酋长,见《唐书》(17)。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按:劒,剑之异本字, 或以之为剑姓之分族。当与剑姓同源。)
读音:Měi【源】 源出不详。汉、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亦见《中华姓府》(63)。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景县、获鹿、乐亭,山东之鱼台、平度,山西之太原,福建之浦城,
读音:Qútán【源】西域天竺国姓(12,21)。【人】瞿昙罗,唐武后时造光宅历(6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梵语gàutama之音译,亦作乔答摩。其源不
读音:bó fū【综】 见《姓苑》(21)。伯夫氏,墨家流也,见《韩子》(6,7,17)。张澍考证,《庄子》、《淮南子》等地作相夫氏(26)。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广韵》 有载,初见于《姓苑》。《姓
读音:Wǎn【综】 瑶族姓(118)。亦见《新编千家姓》(73,91)。广西龙胜三门乡同列屯有此姓(118)。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晋城、临汾,安徽之霍山,云南之通海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
读音:Xióngcāng【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读音:Wēiní’ěr【综】 清正黄旗蒙古闲散达兰泰之妻为维尼尔氏(260)。
读音:Lǎsōng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有载,语义不详。后或改单姓“孙”,疑乃取lǎsōng之尾音谐音,近似汉姓“孙”而得。未详其他。
读音:ēn【源】 ①舜后有恩氏,老子之后有恩氏,见《路史》(60,62)。②春秋时陈大夫成仲不恩之后,见《风俗通》(1,7,9,12,17)。③系自嬴姓。秦始祖伯益之裔恩成(一说为大费之子)之后,见《
读音:Nísh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尼沙、那木都鲁等地(23,63,180,260)。源自金时女真人聂散氏。【人】 清镶蓝旗满洲官学生苏冲阿之妻为尼沙氏(260)。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
读音:Bóyáwú【综】 元时蒙古人姓。似系巴约特氏之异译。泰不华,伯牙吾氏,居台州,累官礼部尚书,后迁台州路达鲁花赤(399)。《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其注云:“《元史》文宗后姓此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