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
【源】 ①见《姓苑》(62)。 ②裕固族姓(198)。【布】 山东新泰(359)、甘肃肃南(198)、台湾台北(68,261)、北京、山东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山西之大同、榆次,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裕固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 亦收藏; 《姓氏词典》 引《新元史》亦收,未详其源。
元代有凯霖。
【源】 ①见《姓苑》(62)。 ②裕固族姓(198)。【布】 山东新泰(359)、甘肃肃南(198)、台湾台北(68,261)、北京、山东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山西之大同、榆次,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裕固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 亦收藏; 《姓氏词典》 引《新元史》亦收,未详其源。
元代有凯霖。
读音:Wūchéng【源】 乌程县,故城在今浙江湖州。古有乌程氏居此,善酿酒,故以名县,见《后汉书·郡国志》(60,62)。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后汉书·郡国志》 云: “县名。‘
读音:tóng【源】 ①商之支庶封于,即今同州(故城在今陕西大荔),以国为氏,见《春秋图》(17,60)。②周官典同(《周礼》春官之属,掌调乐器之官)之后,以官为氏(7
读音:Zhòng sūn仲孙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鲁桓公姬允次子庆父,在众兄弟中排行第二,世称共仲。子孙遂以仲孙为姓,称仲孙氏。仲孙姓早期在山东居住,为罕见姓氏。仲孙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鲁国大夫仲
读音:Zhū【综】源出不详。江西萍乡(371)、浙江余姚(389)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浙江之余姚市有分布。此姓系余姚市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Ŏu【综】源出不详。浙江萧山(209)、安徽桐城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朔州,安徽之贵池、泾县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按:藕,莲之根茎,此当
读音:Mòhū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吉林乌拉(23,63,180,260)。 【变】 一作〔墨呼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Yǎ’ěrhú【综】 清正黄旗满洲三等侍卫来住民之妻为雅尔胡氏(260)。
读音:Yīngdūlī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有载。后或改为单姓“英”,盖取“英都哩” 之首音谐以汉字 “英” 而得。
读音:Lǎzhǔn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 收载,原意为 “鹰”,汉姓为 “张”。本汉人融入阿昌族。
读音:Dòubān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芈姓。《世本》: 斗疆 (强) 生班,因氏焉。”此以名氏为氏。斗彊即楚若敖熊绎; 班,当通斑,斗班即子文(因其为虎所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