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án

【源】 系自姬姓。周武王之弟周公之第二子凡伯之后,以国为氏(6,9,12,15)。凡国故城在今河南辉县西南。【变】 一作��(17)。【望】 河南(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围场,山东之鱼台、东平,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南之芷江,湖北之利川,广东之高要,广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回、土家、锡伯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周公第二子凡伯之后, 为周畿内诸侯。 皇甫谧谓: 凡氏避秦乱��水为汎氏。” (按: 凡者,周公之后,为凡围; 汎者,周大夫采邑也。自是两家。因知姓氏家有避地改姓之言。多无足取。) 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凡国故城在今河南辉县西南。

吕氏春秋》有凡繇; 明代陕西宁羌县有凡氏。

猜你喜欢

  • 读音:Cháng/Charng【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读音:Yī伊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伊尹之后。二是为少数民族改姓而来。伊姓今尤以河北为多。伊姓历史人物有伊尹,商朝大臣,伊姓始祖。曾辅佐商汤灭夏,综理国事,是上古时期有名的贤相。伊姓在《百家姓》中

  • 读音:péng【源】 见《姓苑》(7,9,15,63)。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变】 作〔芄〕(63,91),误。极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或

  • 读音:Shēn申姓的两个来源均是以国名为姓氏。一是源于姜氏。神农之后申吕在申江平原建立了申国,后被楚所灭,后人遂以国为姓氏。二是相传古有申国,为伯夷之后。周宣王时一部分东迁,被封于谢(今河

  • 興燕

    读音:Xīngyān【综】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乌尔西素之妻为兴燕氏(260)。

  • 赫舍哩

    读音:Hèshèlī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金代,为女真族姓氏。本为部落名,后以部为氏,乃女真之白姓。辽译作“纥石烈”,金、元皆作 “乞石烈”,

  • 鄂摩克岱

    读音:Èmókè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外抹歹”。

  • 雪康

    读音:Xuěkāng藏族姓氏。本为房名,或以为姓。今西藏之拉萨有分布。《中国人的姓名·藏族》有载,未详其他。

  • 瑪察

    读音:Mǎchá【源】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赛音、索伦等地(23,63,260)。【变】清镶白旗满洲护 军德楞太之妻为马察氏(260),〔马察〕似即玛察之异译。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赛音、索伦地方,

  • 吉哼

    读音:Jíhēng【源】 彝族姓。属什耶家支(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