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兆佳

兆佳

读音:Zhàojiā

【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三十三派,出瑚普察、额尔敏、讷殷江、界凡、佛阿拉、嘉木湖、马察、东、觉禅、乌喇、东安、扎库木、雅尔湖、赫图阿拉、叶赫、长白山、扬古屯、沾河、兆佳城、英额、呼讷赫、苏完、辉发、黑龙江、浑春、绥分、十里河、小北门、八间房、吉林乌拉、道堪、李佳和、岱济等地(23,63,180,260)。兆佳系地名,以地为氏(23)。②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扎鲁达、察哈尔等地(23,63,260)。【变】 ①清蒙古八旗兆佳氏亦作〔肇佳〕(260)。②后改为赵氏(180)。【人】 兆佳莽依图,清满洲镶白旗人,世居瑚普察,镇南将军(23)。


少数民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清代满族、蒙古族皆有此姓。蒙古族之兆佳氏,世居扎鲁特及察哈尔地方,为蒙八族姓氏之一。满族之兆佳氏,散处瑚普察、额尔敏、讷殷江、乌拉等地方。本系地名,以地为氏。乃满八旗姓氏之一。后或改为单姓“”。见 《满族姓氏录》。

清初有佐领达殊瑚,姓此氏。

猜你喜欢

  • 乌丸

    读音:wū wán乌桓有乌桓山、乌丸川。(见《读史方舆纪要》)后魏王神念父同为护乌丸校尉,因号乌桓王氏。(见《元和姓纂》)后周王德、王轨皆赐姓乌丸氏。(见《周书》)

  • 豆陳

    读音:dòuchén【源】 南北朝时敕勒一部落,以部为姓(425)。

  • 没移

    读音:Mòyí【综】 西夏人姓。夏主元昊之妃为没移氏(31)。亦作〔摩益〕(21,101)、〔没��〕(95)、〔摩益克〕(101)。

  • 舒龍

    读音:Shūlóng【源】 舒龙,春秋时群舒之一(参见舒蓼),春秋时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17,62)。舒龙,故城在今安徽舒城西南舒龙。《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觿》 注云: “以国名为姓氏,

  • 元氐

    读音:Yuándī【源】 乞羌人姓(24,63)。【人】 元氐舒箴,唐时校尉(24,63)。历史上羌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补遗·诸方复姓》载: “乞姓羌也。唐元氐舒箴,校尉。”

  • 读音:Shù/Shuh【源】见《万姓统谱》(15)、《集韵》(80)。

  • 馬卡

    读音:Mǎkǎ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哈哩

    读音:Hǎlī元代“色目人”姓氏,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夯力”。

  • 读音:Jū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系周始祖后稷孙鞠陶的后代。后稷的孙子名陶,据说生而掌上有纹,颇像古文“鞠”字,于是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作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代子孙就以

  • 读音:Piāo/Piau, Pyau【源】 见《姓氏考略》(60,62)。【布】 山东利津(356)、北京、四川成都(91)、台湾(68,261)、河北唐县等地均有此姓。【人】 飘雄,明时太和人,正德